美中關係再陷低潮,繼華府決定對台售武後,美國白宮證實,奧巴馬將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事件再次觸動中國的敏感神經。北京威脅此舉動嚴重破壞中美關係、對美應付金融海嘯無好處的同時,北京智囊指,中美衝突已進入最高潮,中方應改變遊戲規則,並認為作為美國最大的債主,中國可拋售大量美債,轉買歐元,還以顏色。
白宮發言人伯頓(BillBurton)前日證實,奧巴馬(BarackObama)將按原定計劃於本月底與達賴會面,但確實日期稍後公佈。他稱,奧巴馬去年11月訪華期間,已向中國領導人表明他將與達賴會面的計劃。此前一個月,即10月,在北京壓力下,達賴成為18年來首次訪問華府而不獲美國總統接見,事件引起美國政界極大迴響。
伯頓稱,奧巴馬認為達賴是國際上受尊敬的宗教及文化領袖,美國視西藏為中國的一部份,但亦關心西藏的人權狀況,促請中國政府維護當地獨有的文化及宗教傳統。對於美中關係近期屢屢出現爭端,美國國務院昨表示,美中是世界的兩大強國,雙方有很多共同利益,同時也有不和之處,美國會持續對話溝通,試圖解決雙邊問題。
智囊促真罵真反制
繼中國統戰部副部長朱維群前日語帶威脅指,若美國領導人選擇在這時候與達賴會面,破壞兩國信任、合作,「對美國度過目前的經濟危機有甚麼好處」後,外交部昨接力批評,敦促美方充份認清西藏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慎重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以免給中美關係造成進一步損害。
截至去年底,中國持有近8,000億美元(6.2萬億港元)美國國債,成為美國最大的債主。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吳心伯認為,中國經濟力量影響力增加,在處理「(中美)老問題」時需要新手段,「對付美國,經濟是其中一個手段」。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亦認為,近日接二連三發生衝擊中美關係的事件,北京應改變遊戲規則,這回可「真罵、真反制」。
內地民間亦呼籲政府拋售大量美債,並批評政府對美態度不夠強硬。但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則認為,中國一旦減持美債的動作過大,將對美經濟及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劇烈影響,或出現雙輸局面。
趁美處於病貓狀態反擊
本港時事評論員張華稱,中國近期無論在Google事件,對台售武或奧巴馬接見達賴等問題,都對美發出一次比一次強烈的措詞。一方面因為中國近年國力膨脹,加上美受金融海嘯打擊,中美國力此消彼長下,中國趁美國處病貓狀態,元氣未復下,在爭議問題反擊;另一點更重要原因是,中國不想在對台售武和達賴等問題上無了期兜圈,因此向美擺出強硬態度,同時也有向歐盟等國家示警作用,打擊達賴國際空間。
北京《環球時報》/美聯社
中國對美採取強硬行動
-美對台軍售-
‧暫停中美兩國軍事之間的互訪安排、推遲部份交往項目
‧對售台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制裁,波音等公司恐遭波及
‧推遲原於近期舉行的中美副部長級戰略安全、軍控與防擴散等磋商
-奧巴馬見達賴-
‧中國統戰部副部長警告,奧巴馬一旦見達賴,對美度過經濟危機沒有好處
‧中國民間出現以經濟手段抗衡美國的呼聲,包括拋售美國國債等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中國財大氣粗 向美說「不」
北京近日頻頻對美國採取強硬態度,有評論認為中國「財大氣粗」,挾着巨額的外滙儲備,以及全球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令北京當局敢向領導世界的大國說「不」。
「中國人真是財大氣粗!」這句話在有中國人旅遊的國家或地區都能聽到。全球各國去年受金融海嘯冲擊,經濟奇差,但去年內地GDP高達33.54萬億元人民幣,比前年增長8.7%,經濟規模直逼日本。出國旅遊的中國人袋裏更是大把鈔票,瘋狂到各名店掃貨,即使外國民眾看不順眼,也只敢在後面暗地談論。
Google屈服 未撤離中國
同樣地,隨着經濟實力增強,中國政府也出現財大氣粗之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搜尋器一哥Google,它早前揚言受到中國黑客襲擊,高調地對外宣稱,將不配合北京當局的審查,準備撤離中國,贏得內地網民和外國輿論一片叫好。但當局態度強硬,根本不把Google放在眼裏。事隔三個星期,Google不但屈服在中國的淫威,還絲毫沒有撤離中國的迹象,難怪有網民慨嘆:「我們被Google忽悠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