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思捷環球(330)公佈,截至去年12月底止中期純利27.05億元,按年跌5.19%,遠勝市場預期,原因期內削減成本措施見效及受惠於滙兌收益。每股盈利2.12元,中期息減7.5%至0.74元。行政總裁RonaldvanderVis表示,今年歐洲業務仍充滿挑戰,暫未可公佈中國業務具體發展計劃。 記者:陳健文
思捷中期營業額184.75億元,跌3.09%,主要受佔總營業額47%的批發業務倒退拖累,期內有關業務營業額87.38億元,減13.9%。思捷近年銳意發展零售業務,上半年度佔總營業額約52%,按年升9.5%至96.24億元。餘下1%營業額來自特許經營及其他業務。
首4月批發定單少15%
歐洲仍是思捷主要收入來源,該市場佔零售及批發業務分別約82%及89%,亞太地區則佔13%及10%。思捷中期整體毛利率及經營溢利率分別為54.7%及18.2%,優於09年度全年的52.1%及16.6%。若將零售及批發業務分開計算,兩者的除稅及利息前毛利率,分別為15.2%及25.3%,按年升0.5及倒退1.7個百分點。
Ronald不諱言,不滿意上半年度批發業務表現,惟自09年第四季度起到今年初,每月均錄得改善,但仍維持今年度全年批發業務續錄得倒退的預測。他說,集團今年首4個月的批發業務定單,錄得約15%按年倒退。
至於中國市場,Ronald預期,向華創(291)收購思捷中國權益於本月底前完成,屆時來自中國市場的收益將全面反映於業績上。
計劃整合內地業務
思捷財務總裁周福安強調,集團已有將內地業務整合的計劃,惟暫時不便披露詳情。上半年度來自中國合營企業的盈利,按年減少28%至6500萬元,主因營業額減少。
由於券商預測思捷中期純利倒退10至30%,故當思捷昨日中午公佈業績後,股價於下午便急升,最高曾升11%至59.6元,收報57.9元,升7.92%。
大摩發表報告,預期思捷股價於未來60日有70至80%機會上升,主因業務優於預期,維持增持評級。但有外資分析員認為,業績已反映業務優於預期,而其業務前景並無明顯改善,料今日股價再大升機會較小。
思捷中期業績概略
營業額金額:184.75億元 跌幅:3.09%
經營溢利金額:33.67億元 跌幅:1.29%
純利金額:27.05億元 跌幅:5.19%
每股盈利金額:2.12元 跌幅:5.36%
每股股息金額:0.74元 跌幅: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