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乾作為港人旅遊台灣必買的手信之一,台灣的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近日抽查市面出售的牛肉乾時發現,有生產商為節省成本,在牛肉乾裏摻入豬肉,以節省成本。調查發現,有六個牛肉乾樣本的豬肉含量超過50%外,當中更有一個樣本全屬豬肉成份。「掛牛頭賣豬肉」、欺騙消費者的,不乏老字號的生產商。
消保會在各大超市、街市、肉舖等購買40個牛肉乾樣本,其中39個為散裝產品,並逐一檢驗。當局發現有六個樣本的豬肉成份含量竟然超過一半,其中一個樣本更是全用豬肉製成,根本絲毫沒有牛肉成份,但卻標示為牛肉乾,以牛肉乾的價錢出售,做法是如同欺詐消費者。
豬肉含量逾半
六間被指摻入豬肉的廠商包括萬家香南京板鴨食品行、新味興食品行、陳德興行、新芳珍行、問發行和大祥肉鬆食品,絕大部份商家事後推說是貼標籤時「不小心」弄錯的。據消保會的官員張羽伶表示,牛肉乾批發價每台斤(600克)250元新台幣(下同,約60港元),豬肉乾則只要170元(約41港元),但兩者的零售價卻相差350元(約84港元),如此巨大差價,有廠商因此摻入豬肉,擬節省成本。
消保會指出,雖然摻入豬肉的牛肉乾,無論味道、外觀與真貨相差無幾,但真牛肉乾如同一塊葉子,中間有一條筋,撕開後也可以發現纖維屬於一小塊,與豬肉撕開後呈條狀不一樣。牛肉乾聞起來也多了一點腥騷味,呼籲消費者購買時要多加注意。
中央社/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