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銀行在1月份的「勇貸」,換來中銀監勒令暫停借貸,踏入2月,「限貸令」在有條件借貸下暫且收回。消息人士稱,內地主要銀行已恢復貸款,中國銀行(3988)已恢復貿易融資,但中央針對的地產貸款,借款難度未減,且上調地產發展項目貸款利率。 記者:尹燕麗
為免銀行再出現1月份的「勇貸」情況,消息指,銀行總行配合監管者要求,除在年初向各分行、支行下達全年借貸規模外,現在更每月規限貸款額。
其實個別分行和支行因被分配的貸款額度大縮水,短期內已難再「勇貸」,「借貸額這麼小,一定要照顧優質客戶,風險小嗎?」
摩通料春節後加準備金
就是貸款配額大縮水,南京一銀行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內地傳媒更指「5分鐘便完成當日的貸款任務」。對於此現象看似誇張,但消息人士稱也有可能,因有些銀行的貸款額度不多,又要照顧不同行業客戶,「對於樓按新客,5分鐘消化所有額度不為怪,要知道銀行也要處理1月份口頭承諾的申報(包括樓按貸款)。」
銀行嚴審樓按,與中銀監緊盯不鬆有關。消息指,繼收緊二套房貸後,市傳監管層要求銀行進一步上調第三套房的貸款利率和首付比例,誓遏樓市投機行為。
為控流動性,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主席李晶表示,內地1月份首20日的新增貸款達到1.4萬億元人民幣,預料中央春節後會再調升一次存款準備金率,全年會調升共三次存款準備金率。她估計內地於下半年開始加息,全年會加息兩次。
此外,中行恢復貿易借貸,但在監管者要求嚴審借貸,慎防融資暫被作炒樓炒股下,該行在審批時亦十分小心。
上半年偏緊 下半年偏鬆
消息指今年首季的借貸政策將從緊,相信要待3月初人大會議後再檢討。李晶表示,由於去年底內地已經推出一系列措施打壓內地樓市,料短期內中央會先觀望,不會再推下一輪措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相對去年,今年的信貸必然收緊。今年信貸政策變動是跟市場博弈的過程,在今年總體較適度寬鬆的基礎上,很可能上半年偏緊下半年偏鬆。
巴曙松表示,今年到底投放多少信貸還是一個問號,因為控制不好,到下半年可能出現爛尾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