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早前走訪世界最大的電子廢物場、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揭破當地在沒有監管下處理電子垃圾,不但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幼童的健康更已被有毒重金屬危害,七成貴嶼幼童體內血鉛水平已處於中毒程度。這些電子垃圾部份來自香港。
記者:蔡建豪
地球之友去年11月到距離本港5小時車程的貴嶼鎮考察,發現鎮內充斥家庭式經營的拆解電子垃圾工序,甫入鎮即聞到的陣陣刺鼻氣味,主要來自工人以炭爐將廢棄的電路板加熱,達到熔解塑膠取出晶片的目的。工人將電子垃圾分類時,也往往以火燒塑膠,憑嗅覺識別塑膠級別,為生計完全不顧健康。
為取出電子晶片的值錢金屬,工人更會以腐蝕性液體進行洗金工序,過濾沉澱出金粉,工場為逃避地方政府打擊,選擇在夜間偷偷進行,腐蝕性液體則倒進工場旁的河道,令河岸間留下黑色的沉澱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至於沒有價值的電子垃圾,普遍在深宵作露天焚燒,足有兩個足球場大小的火場面積,正每天排放威脅人體的污染物。
地球之友亦走訪了汕頭大學醫學院教授霍霞,她03年展開的調查發現,長年受到有毒重金屬禍害,對照汕頭市另一個沒有廢棄電子垃圾工場的地方陳店,貴嶼孕婦的早產率、死胎率及出生體重不足率均顯著較高,貴嶼的死胎率是福建的6倍,早產率則高出62%。
促港府趕快立法管制
霍霞亦成功調查了154名貴嶼幼童,發現70.8%受訪者的血鉛水平處於中毒程度,相對陳店的124名受訪幼童,只有38.7%血鉛水平處於中毒程度。貴嶼幼童每公升血平均含有150微克以上的鉛,屬高鉛血症患者,有機會影響神經系統,智商變低及個子變矮。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表示,港府應趕快就監管廢電器立法,不要當毒害環境的幫兇。由於中國明年開始收緊入口廢電器的管制,屆時可能有大批電子垃圾滯港,加深環境污染及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