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發展綱要一周年港粵融合旅業受惠金融遜色

珠三角發展綱要一周年
港粵融合旅業受惠金融遜色

【本報訊】國家發改委頒佈的《珠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踏入一周年,這份為粵港經濟融合訂下框架基礎的綱要,進一步促進兩地旅遊業發展,然而金融方面的進程並不顯現。有經濟師指出,兩地融合將為香港經濟結構轉型,拓寬了本港的消費市場,以及由以往貿易中介角色拓展至金融中介角色。
記者:周燕芬

港旅遊業在去年明顯受惠,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會長侯叔祺稱,由於實施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非廣東戶籍居民可來港旅行等措施,過去數月來自廣東省旅客明顯按月上升。

粵訪港客佔內地客一半

現時廣東省旅客佔內地訪港旅客一半,他預期,這項利港政策將逐步放寬至東莞、珠海、廣州等廣東其他城市;更多邊界口岸開放,亦便利兩地旅客互訪,惟希望交通配套可跟得上。
不過,金融業融合進程並不明顯。工銀亞洲(349)董事副總經理黃遠輝稱,過去一年,港銀在珠三角業務發展並不顯著,只有零星銀行將後勤中心遷往廣州,及透過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在廣東城市開異地支行。
總結過去一年兩地的融合工作,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余雲州表示,粵港澳合作正務實推行多項重點工作,包括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後海地區及珠海橫琴新區等,合作區域的規劃建設已啟動,廣東力爭將橫琴建為「一國兩制」下探索三地合作新模式示範區;落實CEPA下對港澳兩地服務業開放政策,積極吸引港澳服務業往粵投資發展;此外,港珠澳大橋亦按期動工。

港零售業可擴至珠三角

渣打銀行經濟師劉健恒指,過去一年兩地在CEPA協議中,確定廣東省享有對港先行先試的政策,雙方共同發展前海、橫琴,加速兩地基建配套發展及金融合作。他指香港已逐步拓展至擴大本土消費市場,本港的零售及服務業市場規模,再不局限於700萬人口,而可望擴至珠三角大市場;香港亦作為內地及珠三角金融中轉站,未來5至10年將協助引導內地龐大的儲備資金到海外投資。

珠三角規劃綱要一周年粵港融合進展

‧粵港落實CEPA和服務業先行先試政策措施
‧放寬深圳非廣東戶籍居民赴港旅遊
‧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
‧港珠澳大橋按期動工
‧香港通過港深廣高速鐵路撥款
‧粵港簽訂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意向書
‧廣東力爭將橫琴建設成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示範區
‧首隻跟蹤深證指數的境外ETF產品「中金深證100ETF」於港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