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建校費達3.2億元的沙田私立獨立學校基督教國際學校(ICS),新學年除將大幅加學費9%外,為償還建校費,規定新生必須購買19萬元、九年後扣減至零元的「貶值學校債券」。同校非同校舍的幼稚園部家長不滿子女升小一時被當成新生,群起抗議,成功迫使校方讓步。原來學校債券一直「冇王管」,有立法會議員指這變相加學費,促教育局監管。 記者:倪清江
基督教國際學校屬一條龍私立獨立學校,學額846個,由政府撥地及撥款1億元興建,但以私校形式運作。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表示,該校總建校費高達3.2億元,政府及捐款各1億,相信其餘是銀行貸款,校方未來四年需償還7,000萬。
新生須購買19萬債券
該校是十大最高學費的國際學校之一,但仍計劃9月新學年加學費5.8%,小學增至80,500元、初中106,500元、高中109,300元,理由是需增聘教職員等。新學年起,每名學生需另付1,200元書簿費和1,000元維修費。加幅合共增至9%,令家長不滿。
校方上月更突然宣佈新學年起,新生需購買19萬元貶值債券,金額將逐年減少15%或10%。若九年內離校,可取回餘下款項,否則九年後債券變成一文不值,不能轉讓。以新學年小一學費80,500元計算,貶值債券被扣減28,000元,相等於學費35%。
校方原先規定非同校舍的幼稚園部學生升小一時,也須購買債券,遭家長群起抗議,有家長不滿說:「中產人士幾乎負擔唔起。」校方最後讓步,幼稚園部學生日後購買的債券可全數退回,但仍無法遏止退學潮,家長稱已有逾10人退學。
搬校前已買5.9萬債券
該校08年搬入沙田新校舍前,舊生每人已買了5.9萬元債券,搬校後新生須購買19萬元債券,離校時可獲全數退回。
有家長指出,付了書簿費,所得的卻是舊書;校內的泳池啟用數個月後,即為減省開支而關閉。更令他們不滿是,當年校方稱建校不會增加家長負擔,但原來建校費巨大,「冇錢買勞斯萊斯,就應買Mini啦。」家長也發現校內高薪高層人員甚多。
校方回應稱,已多方面跟家長溝通,但也需顧及長遠發展。教育局發言人稱,未獲批准前,校方不能收取學費以外的其他項目收費,但債券不屬學校費用範圍,因而不受監管。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指出,收取貶值債券變相加學費,教育局必須監管,「否則家長任人魚肉,冇權反對,唔公道。」
基督教國際學校貶值債券
入讀年期:入學 貶值率:– 餘額:$190,000
入讀年期:1 貶值率:15% 餘額:$161,500
入讀年期:2 貶值率:30% 餘額:$133,000
入讀年期:3 貶值率:40% 餘額:$114,000
入讀年期:4 貶值率:50% 餘額:$95,000
入讀年期:5 貶值率:60% 餘額:$76,000
入讀年期:6 貶值率:70% 餘額:$57,000
入讀年期:7 貶值率:80% 餘額:$38,000
入讀年期:8 貶值率:90% 餘額:$19,000
入讀年期:9 貶值率:100% 餘額:$0
資料來源:學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