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買內銀股放長線 - 熊麗萍

投資萍語:買內銀股放長線 - 熊麗萍

港股一月份走勢先高後低,恒指及H股指數於月初分別上升至22672及13355點,而且每日成交額亦甚有勢頭,只惜內地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加上各方報道指銀行暫停貸款等不利消息,令內地A股輾轉尋底,港滙指數下跌亦加添港股壓力,恒指兩度失守20000點水平,一月恒指及H股指數收市較去年底分別下跌8%及10%。
內銀股在過去兩星期持續下跌,亦是拖低恒指及H股指數的主要股份,二月份指數能否反彈,亦將視乎內銀股股價是否能低位反彈。從目前形勢來看,中央政府在農曆年假前也會繼續緊盯着銀行的信貸活動,以免因為季節性資金需求而令借貸活動出亂子,因此,內銀股繼續受收緊個別銀行、客戶借貸的陰影。此外,銀行集資及削減派息的憂慮亦打擊內銀股的反彈力度。
由於內銀股共佔恒指、H股指數較大比重,這類股份未能真正轉好之前,2月份指數的反彈力料仍有限。
不過,就估值而言,內銀股現價確吸引,雖然筆者認為今年內銀股將跑輸大市,但從長線投資角度而言,現水平具吸納價值。

強勢優質股跌完更吸引

除了內銀股的因素外,希臘、葡萄牙等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對歐元構成壓力,並造就了美元反彈機會,這對股市亦造成負面影響。
上述均只屬於短線走勢,當資金再流入股市,以及內地信貸市場近期的整頓過後,港股仍將反覆上升,惟大家需留意當中的波動性,及調校策略。
其實,大市在近兩三星期的跌市中,強勢、弱勢股份幾乎都無一倖免受挫,即使國藥控股(1099)、龍源電力(916)、中興通訊(763)等強勢優質股亦終需一跌,但論基本因素及估值,這些股份未來的調整過後,上升潛力仍較佳。
2月份大市反彈雖有阻力,但恒指近周下挫逾2000點,個別股份調整已深,資金始終會再度揀選估值吸引股份為入市對象,令個別股份反彈力度將優於大市,當中包括手機、電腦及消費股,例如富士康國際(2038)、創維數碼(751)及蒙牛乳業(2319)等。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