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之火還在燒 - 盧峯

高鐵之火還在燒 - 盧峯

高鐵的火還在燃燒。身邊不少朋友不管是五十後、六十後、七十後、八十後的仍然在討論整個抗爭行動的意義及影響。有些朋友還在報章及互聯網上筆戰一番,熱鬧非常。呂大樂兄因為質疑圍堵立法會行動過激,可能損害議會民主的規範和倫理,被不少人包括相識多年的朋友狠批他變得保守,變得只想維持現狀與秩序。相識多年的馬國明兄則認為呂大樂及後來加入戰團的蔡子強兄「選擇性譴責暴力」,對參與反高鐵的請願者不公平。
幾位朋友的文章我都認真看了,覺得他們幾位一貫的講理,誰也沒有提高嗓子或口出惡言罵人,誰也沒有變得保守反動;特別是被部份網民、反高鐵人士猛轟的呂大樂其實是一位有心人,願意冒被誤解批評的風險為熱血青年澆點冷水。
我自己也不同意呂兄說圍堵議會超出和平抗爭的範圍,也不認為當日的圍堵行動到了只為達到目的而不計手段的地步。但是,圍堵行動及間中出現的衝擊喝罵行為實在是相當高風險的政治活動,很容易點起個別人士(抗爭人士或警察或旁觀者)的怒火,促使他在火遮眼的情況下採取更激烈、更富攻擊性的行動。要知道抗爭的現場已處於非常亢奮的狀態,加添一點點怒火助燃的話,司令台或組織者再努力喊話或要求會眾保持冷靜將極為困難,雙方大打出手機會大增,到時怎麼收科呢?
呂大樂兄及時提醒大家群眾運動的風險,及時提醒年輕人不要被鼓勵的掌聲冲昏頭腦,注意規範與秩序,這實在是一片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