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鱸絕迹上海30年乾隆至愛名魚重返餐桌

松江鱸絕迹上海30年
乾隆至愛名魚重返餐桌

絕迹上海逾30年,曾被乾隆皇喻為「江南第一名魚」──松江鱸魚(圖)終於重返餐桌。每條小鱸魚售價逾400元(人民幣.下同),一斤平均有七至八條,價格在3,000元左右。

人工繁殖成功

松江鱸是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牠肉質潔白似雪,肥嫩鮮美,少刺無腥,營養價值很高。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兩次下江南,都特地到松江府吃鱸魚羮,御賜牠為「江南第一名魚」。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在招待他的國宴菜單裏就有松江鱸。但隨着造閘建壩工程的增多,牠的洄游路線被破壞,加上嚴重水源污染,讓松江鱸絕迹上海。松江鱸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了拯救這一瀕危物種,復旦大學經過三年研究,成功繁殖人工的松江鱸。
上海復旦學者認為,松江鱸的價格合理,並指最佳的嚐鮮期就是每年的春節前後。而養殖池裏的松江鱸的特性,就是一見到光,游得飛快,趕緊找到一個瓦片躲進去;但真正難養的是,牠屬於洄游魚類,在淡水河口成長,然後到大海中產卵孵化,所以養殖池必須隨着牠的成長期,改變海水和淡水。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