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龍灣德福花園小業主早前揭發跟港鐵簽署「不平等條款」,屋苑外牆業權過往30年由港鐵持有,外牆維修費卻全數由小業主「埋單」。在小業主力爭下,港鐵近日終肯認衰,無條件交還外牆業權,但只肯退還部份費用約800萬元,平均每戶1,600元。德福業主堅持港鐵全數回水約4,000萬元。有律師相信事件將起示範作用,激發更多港鐵屋苑業主「起義」。 記者:黃偉駿
入伙30年的九龍灣德福花園,屬港鐵最早發展的住宅項目之一,共有21座4,992伙,一直由港鐵負責物業管理。不過,大廈公契列明,屋苑外牆是港鐵資產,惟沒有任何業權的小業主,卻要承擔平均每年以百萬元計的外牆維修及保養費用。
退800萬維修費交還業權
有小業主早前翻查公契時,始驚覺這項不平等條款,即要求港鐵公司退還過往多年收取的外牆維修費。經過多次跟港鐵開會角力,加上近期多個港鐵沿線屋苑的小業主先後「起義」,向港鐵追討多收的管理費,在眾怒難犯下,港鐵管理層近日終決定將外牆業權,無條件送還給德福一眾小業主,但在退還維修費上,只答允「回水」800萬元。
德福業主委員會主席兼觀塘區議員潘任惠珍稱,港鐵只願退還的800萬元,是過往12年約五成外牆維修費,並非全數估計達4,000萬元的水平,「我哋居民要佢起碼畀番3,000萬我哋。」
潘任惠珍說,德福樓齡達30年,將要進行一次大型維修,估計費用以千萬元計,但目前屋苑財政是赤字預算,「根本冇錢維修,港鐵呢筆退款對我哋好重要。」她稱仍跟港鐵磋商,預計半年內有定案。
港鐵表示,當年保留德福外牆業權純為保障業主利益,防止有人在外牆進行非法僭建,為物業保持高質素的居住環境。惟港鐵公司基於跟小業主友好原則及長遠合作夥伴關係考慮下,決定向德福花園業主委員會提出建議方案,商討如何將外牆業權交回業主,有關問題仍在討論中。
對同類屋苑起示範作用
荃灣綠楊新邨是最先爆出類似情況的港鐵屋苑,港鐵公司前年突然無條件交還外牆業權,以便把到期的7,400萬元外牆維修費也轉嫁業主。港鐵對此未有正面回應,只稱仍跟綠楊新邨的業主商討中。
律師梁永鏗表示,屋苑公用地方的管理或維修費一向是按業權比例攤分,但港鐵擁有屋苑外牆業權,卻要業主全數支付並不公平,相信德福的個案對其他同類屋苑將起示範作用,激發更多屋苑要求港鐵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