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農村菜地遭吞噬

嘆農村菜地遭吞噬

沙螺洞村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具有客家建築特色的張屋和李屋建築群今已滿目瘡痍。這裏被譽為蜻蜓天堂,上世紀80年代賣給發展商興建高爾夫球場,後因保育問題擱置,現淪為孤城荒野。村民搬走以後,村長偶爾回來開檔賣山水豆腐花。惜此情將不再,皆因官商合營在此建靈灰閣,預算收入逾60億。
發哥當年拍《網中人》曾在沙螺洞取景,他說:「呢度就係得水聲,雀聲,開心到不得了,住一世都願。」

質疑高鐵效益

這天村長不在。發哥指指眼前一大片荒地說:「以前全部都係種禾呀、種菜o架。」走到張屋村11號,門庭蕭條,門前一副褪色門聯更形諷刺,發哥輕誦:「門庭興旺福高照,華堂福澤壽綿長,唉。」又說:「因為第日嗰個經濟效益,全部都咁功利。有硬件都要有軟件,你都要畀人睇吓幾百年歷史嘅嘢。官字兩個口,一般蟻民點樣出到聲。」
07年4月28日,發哥到皇后碼頭,跟露宿抗爭者打氣說:「如果真係得嘅(原址保留)時候,你哋就係英雄!」皇后與英雄,俱往矣,發哥攤攤手說:「有鬼用咩?最後又係拆。」話題回到高鐵。發哥說:「咁高嘅成本,將來收唔收得番?發展商一路吞噬土地,政府又冇長遠政策,農地變咗泊車、貨櫃場。元朗有人種米,政府又唔係好贊成……土地對香港人好緊要,如果你話菜園村,撥啲地畀佢哋補償,政府又冇……唔係錢唔錢嘅問題,而係歸屬感。」
抗爭連連,有人就說香港已經不和諧了,發哥就說:「有屋住,有飽飯食,有錢使,大家咪和諧囉,但你做到個社會啲人喺貧窮線以下,叫人點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