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0幢舊樓變都市炸彈強制驗樓草案 趕下周三立會審議

3300幢舊樓變都市炸彈
強制驗樓草案 趕下周三立會審議

【本報訊】馬頭圍道舊樓樓齡超過半世紀,在頃刻間整幢塌毀。全港共有3,300幢50年樓齡或以上舊樓,瞬間變成都市炸彈。有結構工程師坦言,全港最老最殘的正是這批舊樓,「要冧一定係冧佢哋先。」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已責成屋宇署立即檢查所有50年樓齡或以上同類舊樓,避免慘劇再演。 
記者:黃偉駿、王智君

林鄭月娥昨日到現場視察後,即要求隨行的屋宇署署長區載佳馬上派人巡查各區同類型的50年樓齡或以上舊樓是否安全,若發現有維修需要,會即納入資助舊樓維修的「樓宇更新大行動」內,盡快安排展開維修工程。她表示,政府已草擬強制驗樓及強制驗窗的條例草案,下周三提交立法會審議,希望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消防人員在瓦礫堆中,搶救失蹤人士。 曾顯華攝

消防及工程人員拆除懸在半空的石屎,以防塌下。 李偉民攝

修例後拒驗樓可囚一年

政府原定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正式推行強制驗樓、驗窗計劃。日後樓齡30年或以上私樓業主,須每10年為大廈公用地方、外牆及伸出物進行大型檢驗。樓齡10年或以上私樓業主,也須每5年為家中及大廈的公用窗戶檢驗。拒絕驗樓業主最高罰5萬元及監禁一年;拒絕驗窗最高罰2.5萬元及監禁三個月。
現時全港有3,300幢50年樓齡或以上舊樓,大部份跟馬頭圍道的倒塌舊樓一樣,沒有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大廈非常殘舊但缺乏維修保養,主要遍佈在大角嘴、深水埗與九龍城一帶。

倒塌的樓宇,位於土瓜灣馬頭圍道舊區,與多幢舊樓相連。
李家皓攝

「外國樓過百年都住得」

結構工程師黃澤恩表示,樓齡並不是構成危樓倒塌的原因,「外國好多舊樓有七、八十年歷史,一樣好安全,甚至過百年都仲住得人。」他認為,主要問題出在舊樓有否恒常進行保養維修。
黃澤恩表示,這批舊樓面對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大廈公用地方完全無人打理,「呢啲係歷史遺留問題,當年政府准許樓宇分層出售,但冇同時立例要求大廈一定要有法團或管理公司。」政府於93年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規定所有新落成樓宇都要有物業管理。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一向重視舊樓復修工作,去年將樓宇更新大行動的撥款加碼至20億元,資助舊樓業主進行維修,加上房協與市建局的資助計劃,部份舊樓業主隨時是完全不用花費。

塌樓發生後,馬頭圍道交通癱瘓,大批市民駐足圍觀。

三項計劃資助業主維修

現時樓宇更新大行動接受有業主立案法團及滿30年樓齡舊樓提出申請,另設督導委員會在各區揀選一些沒法團但合資格的舊樓提供資助,每位業主最多可獲相當於維修費用八成的津貼,上限為1.6萬元。年滿60歲長者業主更可獲全數津貼,上限為4萬元。
業主並另可向市建局或房協申請維修資助,最多可獲維修工程的三成資助或整幢大廈不多於15萬元的津貼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