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捕手》不但影響好幾代的美國青少年的思想,荷李活也推出探討青少年心理的電影,最經典代表是1955年占士甸《阿飛正傳》(RebelWithoutaCause),就是從家庭有問題的反叛青少年角度出發講成長的困擾。
《畢業生》見男主角影子
1967年的《畢業生》(TheGraduate),德斯汀荷夫曼飾演的主角Benjamin更被形容為「斯文版」的考爾菲爾德。76年羅拔迪尼路在《的士司機》中演繹的TravisBickle,就如長大了的考爾菲爾德。《暴雨驕陽》(DeadPoetsSociety,1989)更是向考爾菲爾德致敬的作品。
2000年的《隔窗友緣》(FindingForrester),辛康納利演繹的隱居作家,寫過一部關於青少年感到迷失的偉大小說,明顯有沙林傑影子。《顛才家族》(TheRoyalTenenbaums,2001),講述天才兒童長大後理想破滅感到迷失,靈感顯然來自沙林傑筆下多個短篇描述的姓Glass一家的故事。
不少影星都透過Twitter悼念沙林傑。電影《2012末世預言》男星尊古錫(JohnCusack)說:「沙林傑出類拔萃。《FrannyandZooey》,完美的作品。」
《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