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扼殺發言橫蠻兼可恥 - 盧峯

蘋論:扼殺發言橫蠻兼可恥 - 盧峯

自從中央政府發出類似「四.二六」社論般的文件猛烈批評五區公投運動是挑戰北京及《基本法》後,香港的建制派、親中政團立即加強針對公投運動的火力。多位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先後猛轟五區公投不符《基本法》精神,並有煽動港獨的色彩。原先磨拳擦掌參與補選的政團、政黨如自由黨則來個忽然轉軚,搶先宣佈放棄參與變相公投的補選,以示跟挑戰中央的行動劃清界線。
也許因為被自由黨搶飲了反公投的頭啖湯,第一大親中政黨民建聯及其他建制派議員必須以更「強有力」的行動向「阿爺」交心,向北大人交代。昨天,在五位宣佈請辭的議員準備發表辭職宣言的時候,有計劃有預謀的民建聯議員首先採取拉布手法,藉口先行取得講稿拖延請辭的議員發言;然後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宣佈拉隊離場,表示抗議公投行動。
這場自編自導的「抗議」鬧劇到此還未終結。在其他民建聯議員拉隊離場後,剩下一位叫陳鑑林的議員。他的任務是提醒主席會議法定人數不足,以確保請辭的議員沒有機會按會議程序發表辭職演說。
對志切向「阿爺」表態邀功的民建聯議員來說,他們大概認為昨天的行動成功教訓、羞辱了參與公投運動的五位議員及政黨。
但在市民眼中,民建聯及部份建制派議員的「抗議騷」不但自暴其醜,不但反映他們缺乏政治智慧與量度,更是對立法會的一種褻瀆,更是在破壞立法會的運作。
立法會議員因為政治原因、因為要發起五區變相公投請辭不是鬧着玩的事,不是兒戲的事,而是莊嚴及嚴肅的行動。在議員正式離開議會前,他們既有權利也有責任交代請辭行動,解釋當中的因由,而在立法會大會時發表辭職演說就是履行有關責任的最佳時機,就是向選民交代的最好機會。
現在民建聯及親中政團居然利用自己在畸形政制下的多數票令立法會大會流會,令辭職議員連在議事廳交代請辭原因的機會也剝奪了。這種無理及霸道的作風實在非常可恥。
此外,立法會及回歸前的立法局是香港政治辯論的最主要機構,並詳細記錄了涉及香港重要政治、社會事件的辯論、發言情況。
五位立法會議員請辭是香港政治史上的大事,是前所未有的政治先例;作為政治辯論中心的立法會至少該留下有關議員的辭職聲明及發言,一方面可以留為歷史紀錄,另一方面則可以成為政治先例,讓其他議員、參政者及公眾可以參考。偏偏民建聯等人卻以霸王硬上弓的姿態封住辭職議員的口,令他們無法發言,令他們無法留下任何文字紀錄。這不是在破壞立法會的傳統及功用嗎?
同樣重要的是,民建聯等親中議員的做法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隨時令立法會的運作更加不暢順,更加混亂。
試想想當政黨及議員發覺可以利用集體離場抗議癱瘓議會運作,制止政見不同議員發言時,類似的離場抗議行動將越來越多,甚至變成「游擊戰」般不斷發動突襲,迫使立法會大會一再被迫休會及流會,無法順利辯論及處理急待處理的事務及議程。像這種橫蠻的手法肯定比擲蕉、擲紙或發表粗俗語言對立法會造成更大、更深遠的傷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