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攝鐵手」仇志強長青鋼門

特稿
「攝鐵手」仇志強長青鋼門

港甲自70年代初推行職業聯賽後,曾有不少具份量的外援門將來港落班,當中以有「神經刀」之稱的大馬門將仇志強最長青;8、90年代則是歐洲門將的天下,加納、漢斯貝利、希福特及索格寧等「鋼門」的把關技術,相信不少球迷仍留下深刻印象。
足總在7、80年代逐步放寬外援限制,部份球隊開始引入外援門將;最著名是馬來西亞的「攝鐵手」仇志強,他先效怡和後投南華,當時與精工的南韓門將朴鎬英更是一時瑜亮。
80年代精工從荷蘭引入大批高質外援,「大猩猩」加納非國腳級,但身手靈活兼穩健。至於東方亦得到曾效諾域治的門將漢斯貝利加盟,其出色撲救技術獲球迷肯定;漢斯貝利之後返回英格蘭發展,曾效錫菲聯及狼隊,92年在卡迪夫城結束球員生涯。

「肥福」威拿近代之最

到90年代,外援門將以東方的「肥福」希福特及南華的威拿最為球迷熟識,前者實而不華、位置感強,是東方王朝重要一員;後者則是力量型門將,獲南華球迷極高評價。
此外,有一位門將不能不提,此子只短暫在港落班,但已令圈內人及球迷留下極深印象,所講的是前英格蘭小國腳索格寧。他來港投依波路前,曾效曼城及水晶宮(其中90年作客負利物浦0:9之役為正選);而索格寧雖然只效力依波路短短一季,但出神入化的封位及把關技術,已令球迷大開眼界。索格寧返回英球壇後,則效力過屈福特及唐卡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