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不時搬出科學數據,力證孕婦感染豬流感而出現的嚴重情況,較接種疫苗可能引致胎死腹中的風險更大,卻有「篤數」之嫌。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推算,現時社區已有約7,000名孕婦感染豬流感,出現嚴重情況的比率只是0.014%,較接種疫苗後胎死腹中風險高10倍。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表示,本港至今有354名孕婦確診豬流感,當中一人情況嚴重,要入住深切治療部,已康復出現,胎兒沒受感染;而非高危人士感染後出現情況嚴重的比率是0.3%。根據外國經驗,孕婦感染豬流感後情況嚴重風險較正常人高10倍,故建議孕婦接種疫苗。
政府選擇性使用數據
但根據政府數據,孕婦感染豬流感後出現嚴重情況比率是0.28%,即較非高危人士感染後出現併發症風險更低,似乎與政府一直指孕婦較一般市民高危的評估相反。衞生防護中心解釋,由於本港孕婦感染個案少,才形成統計學上兩者沒明顯分別;若再多一宗孕婦嚴重個案,風險便會增至0.56%,即較一般人高。
勞永樂表示,政府使用的數據有選擇性,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曾指,本港實際感染人數是確診的20倍,即現時約有7,000名孕婦感染,出現嚴重情況風險是0.014%。現時已有約1,367名孕婦接種疫苗,結果有兩宗胎死腹中個案,即風險為0.14%,顯示接種疫苗出現死胎風險,較感染豬流感後出現嚴重情況的風險高約10倍。
勞又指,本港已接種約15萬劑疫苗,發生七宗死胎、自然流產及吉巴氏綜合症個案;但美國每接種25萬劑才出現一宗嚴重副作用個案,「政府唔應該濫用數據,要公平公開數據,如果以上數據確立,即係孕婦打針毫無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