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起義 - 陳也

全民起義 - 陳也

周六途經荷李活道警察宿舍,路面都是陌生區外人臉孔,有許多五十後,阿嬸扯晒氣行上鴨巴甸街,咿咿哦哦說「條路乜咁鬼斜,平時打死都不會來。」睇落這些長輩,都是來湊子女熱鬧,替一班設計學校學生的作品打打氣的。
現場搞手是文化葫蘆,搞過高潮迭起的牛下展覽。這次跨區過海,把中上西環連成一劑,打開葫蘆,就知這一劑是補藥。補足香港人對土地、舊區、山城、老舖、人情的種種。這劑補藥,老幼咸宜,去濕消滯,滋陰補腎,除了街坊受用,看來專門把香港拆砸垮以重建為神聖任務的那些高官副局們,更有來一劑的必要。譬如我們那位林鄭局長,對退休天文台長林超英的批評狠狠大反擊,為塱原濕地的綜合社區發展權不惜代價地捍衞。我不知道林鄭局長跟林超英有冇牙齒痕,但林超英是雀鳥迷,與世無爭,退下火線,與鳥共其「阿凡達」之心很明顯。但塱原濕地一經政府首肯,大肆開發,遊人以後就只能去濕地打麻雀和打野戰,觀他媽的個鳥!
五區公投,全民起義,五十至九十後攜手保護老街老巷老土文化,將市郊櫃車場趕入和合石,還鄉郊寧靜,還舊區人文風貌,還市民選票,還打工仔稅金(高鐵666億攤分,每人一萬)。起義,有什麼不對勁的話,就只是因為腎虧的大爺們對號入座,以為起義是嘲弄他們永遠無法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