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出張經緯執導的《音樂人生》為全年最佳電影,算是一個驚喜。這電影去年在台北金馬影展也得最佳紀錄片,我的台灣朋友看完都大感驚訝,因為印象中沒有看過這麼精彩的香港紀錄片。張經緯是音樂訓練出身,但後來棄樂從影,走對了路,雖然有點迂迴曲折,但總算是發揮了才華。
影片是紀錄片,但剪接與布局像是劇情片,有音樂的結構,主旋律之外又有弦外之音。這電影很適宜在各中學巡迴播放,戲裏的校際競爭精神,發人深省。拍的雖是一個音樂少年的故事,但說的是更大的生命、存在與教育問題。
張經緯把成果都推去片中主角黃家正(KJ),他的性格與故事夠吸引。後來在若干開放音樂活動得見KJ真人,比影片裏自信滿滿的他更謙虛。長大了也許想的事情又有點不一樣。也許等到他從音樂學院畢業,三十歲,甚至到他父親的年齡,他對生命的看法又會改變。
記得學校裏的少年領袖,或者風頭躉,都像影片裏那些帶領別人喊口號的,聲音洪亮,自信爆棚,後來都到哪裏去?有些人是天生的領袖,畢業後出來也還是一枝獨秀。有人卻是長期黑馬,到後來有一個機會才忽然跑出,像張經緯,或者是李安。
赴舊友的婚宴,遇若干大學同學。有一神奇女子,從來是我們可望不可即的超班馬,每次她走進課室的女皇架勢都令人難忘。再遇她,發覺社會大學把她的銳氣磨掉了,想必是遇到太多強勁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