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實業(420)一直落後於紡織同業,是受業績影響,而公佈大股東可能出售股權前後,則大幅上升,是受特殊刺激。
據公佈,獨立第三者與大股東初步洽談,可能收購福田股權不多於25%,即使實現,亦不會導致全面收購,董事會可能變動,而大股東仍將留任,繼續參與管理。
這項可能的收購,最關鍵是不會涉及全面收購,因而在急升後股價相當反覆。另一個關鍵是大股東仍任管理層,只是大股東減持,應不會影響業務。即是福田的基本條件及經營策略不會改變,但可能的收購價會對股價有所影響。
每股資產值3.01元
收購價的洽商,所根據的包括盈利、前景及資產。截至去年8月止年度,福田仍在虧損中,但該年度的下半年已恢復小量盈利,預期現年度應有盈利,但不明確。至於前景,紡織業應是逐漸轉好,在福田而言,遷廠所帶來的影響已成過去,儘管前景不至秀麗,亦可說漸入佳境,若非如此,亦不會有買家洽購。
福田的資產甚高,相信成為議價的依據。每股資產值為3.01元,遠高於股價的1.66元,資產折讓44.8%,即PB0.552倍,與同業比較,德永佳(321)每股資產淨值是3.25元,股價是7.23元,資產溢價122%,即PB2.22倍,冠華(539)每股資產淨值2.82元,股價2.25元,資產折讓20.2%,即PB0.798倍;華豐(364)每股資產1.05元,股價0.51元,資產折讓51.4%,即PB0.486倍。多年前的福田,評價與德永佳相提並論,現已大不如前,相信買家不願以資產溢價收購,特別是不涉及管理權。
由於福田股價遠低於資產值,如最終的協議價仍較資產有折讓,其收購價亦可能高於股價不少,例如折讓40%是1.8元,折讓30%是2.1元(只是假設),對股價會有刺激。儘管收購不涉及其他股東,而收購價是代表買家認同,如高於股價,即看好未來。
福田大股東的洽售股權,處於初步洽談,不一定可以落實,作價亦無法估計,因而涉及相當投機性,屬於可升可跌。可以留意的是買家的身份,或對福田的業務有所幫助。
日來大市在跌,福田的消息仍未落實,因而反覆難免。目前買賣的,可能是跟消息在炒,動向隨時變化,參與買賣必須靈活。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