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批評的地方駐北京辦事處(簡稱駐京辦)進入裁撤倒數計時。中央有關部門出台文件,決定規範整治駐京辦:縣及縣級以下政府機構將不能再設駐京辦;整治行動要在半年內結束。這意味着未來半年將有數千個駐京辦被裁撤。內地輿論紛紛叫好,但也擔心成效不佳;更有網民質疑中央是「光打雷,不下雨」。
官方新華社屬下的《瞭望》雜誌引述來自中央高層消息指,這次規範整治行動,除保留省、直轄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經濟特區一級駐京辦外,其他駐京辦要在半年內撤銷;撤銷範圍包括各地政府職能部門、開發區管委會及其他以各種名義設立的駐京辦;縣及縣以下駐京辦。文件規定,各地駐京辦撤銷後,不得再以其他名義設駐京機構。
駐京辦過萬年花過百億
據調查,目前省級駐京辦有52個,市級駐京辦520個,縣級駐京辦逾5,000,加上其他職能部門、協會、國企和大學聯絡處,駐京辦超過一萬個。有關文件意味着,至少有數千駐京辦要在半年內裁撤。內地學者指,目前單52個省級駐京辦已有8,000名工作人員,加上各式人員,保守估計,各地駐京辦一年經費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駐京辦本是內地集權體制下的獨特機構,早年因通訊聯絡不便,加上地方官頻頻赴京開會,各地相繼設駐京辦,以方便進京官員;後演變成地方政府打通中央部委、爭取中央資金項目的機構,即所謂「跑部錢進」(跑步前進諧音);改革開放後駐京辦氾濫,不但省級設,各地市縣,甚至一些小區大鎮也搞駐京辦。
多年來駐京辦一直備受輿論質疑,指駐京辦公款招待進京官員吃喝,逢年過節向各部委送禮,爭取項目資金、拉關係,甚至為地方暗藏賬外資金、小金庫,成為腐敗溫床。有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曾提議提案,要求整治駐京辦,當局也曾規範過,但因地方政府抗拒,治理並不成功,反而越加旺盛。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當局這次再出手治理駐京辦是個好方向。但另一位教授龔維斌認為,駐京辦問題並非一撤了事,涉及的服務功能應解決。
地方政府難捨人脈關係
內地媒體對當局決定紛紛叫好。但有網民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質疑地方政府不會輕易捨棄長期建立與中央部門的人脈關係,駐京辦日後或會變相存在。更有網民質疑,當局此次下令整治,也和以前多次整治一樣,「光打雷,不下雨」。
北京電視台/本報記者
駐京辦八宗罪
‧地方領導腐敗溫床:地方官赴京開會出差,駐京辦成為盡情享樂的行宮
‧中央官員腐敗染缸:地方為爭取項目獲中央部門支持,向有關官員「請客送禮」
‧地方財政黑箱:駐京辦支出多不受地方財政監管,成為賬外黑賬
‧地方上訪者剋星:攔截遣返地方上訪者,製造社會矛盾
‧滋生地方特權階層:駐京辦人員與中央官員打交道多,變相成為地方的第二權力中心
‧浪費公帑傷害納稅人:變相增加地方納稅人負擔
‧擾亂商業秩序:不少駐京辦打着地方政府旗號,在京做生意,不受監管,偷稅漏稅
‧加劇京城房地產矛盾:各地駐京辦要在北京置業,谷高京城樓市
資料來源:綜合內地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