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豬流感針 政府隱瞞再有孕婦胎死腹中 傳媒查詢始公佈

打豬流感針 政府隱瞞
再有孕婦胎死腹中 傳媒查詢始公佈

【本報訊】本港四日內出現兩宗孕婦懷疑打豬流感針引致胎死腹中個案。最新一宗是一名懷孕37周的孕婦,上月27日注射疫苗,至本月19日(上周二)胎兒活動減少,結果證實胎死腹中。離譜的是,當局企圖隱瞞事件,延至昨日在傳媒查詢後才公佈。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懷孕37周死胎非常罕見,促當局必須盡快查明原因。 記者:陳沛冰、鍾麗霞

第二宗胎死腹中的孕婦33歲,出事時已懷孕37周,臨盆在即。據悉今次是第二胎,她上月27日在紅磡母嬰健康院注射豬流感疫苗,之後身體沒有異常反應。她一向由私家醫生進行產前檢查,本月19日檢查時發現胎兒活動減少,隨即轉送伊利沙伯醫院,其後證實胎兒宮內死亡,入院時被診斷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她正在伊利沙伯醫院留醫,目前情況穩定。

胎兒37周自然流產風險較小

今次是本港四日內公佈的第二宗孕婦疑注射豬流感疫苗後胎死腹中個案。首宗個案的孕婦懷孕28周,上月28日接種疫苗,同樣於本月19日接受產前檢查時,發現胎兒活動減少,隨即送往屯門醫院,證實胎死腹中。
衞生防護中心昨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兩宗胎死腹中個案與疫苗有關,醫院會作進一步化驗,研究是否與常見導致胎兒死亡的成因例如感染、基因和代謝失調等有關。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相信兩宗死胎個案與疫苗無關,因孕婦懷孕首三個月會有5%機率自然流產,懷孕28周後亦有0.2%風險;本港每年有150至220宗胎死腹中個案,疫苗接種計劃開始後,死胎個案沒有不尋常增加。
袁國勇指,除非孕婦接種疫苗後即日出現異樣,如因過敏反應引致口面腫脹、哮喘、發燒或休克,否則應與疫苗無關;當吉巴氏綜合症或死胎數目較平常為多,才須叫停接種計劃。
不過,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37周胎兒已發育完成及足月,自然流產風險小於0.5%;但若孕婦有糖尿病,死胎機會將增加10%。若孕婦有糖尿病而胎兒已達38周,則會催生或開刀,以免宮內死亡。院方可為孕婦驗血,了解她控制糖尿病的情況,以及孕婦是否已有豬流感抗體。他承認,在政府未找出兩宗死胎個案的原因前,「好難叫孕婦打針。」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首宗死胎的孕婦目前情況穩定,前晚已出院,但死胎仍未排出;醫生認為她可嘗試自然排出死胎,已安排她覆診。

伊院初認為糖尿病引致死胎

據悉,政府豬流感疫苗副作用專家小組最快本周再開會,商討近期個案。小組已接獲一名海外權威專家的意見,指心臟專科醫生郭康泰患吉巴氏綜合症與豬流感疫苗無關。
第二宗死胎個案暴露醫院延遲通報,當局在接獲傳媒查詢後才向外公佈。據悉,伊利沙伯醫院有見該孕婦患糖尿病,初時認為可能因糖尿病引致死胎,故未有即時向總部通報。伊院發言人表示,本月21日即孕婦入院後兩日,才獲悉孕婦曾接種豬流感疫苗。防護中心表示,本月22日晚上10時接獲醫院通報,翌日公佈事件。不過,本報接到投訴後,昨午4時向當局求證,衞生防護中心至晚上6時半才公佈事件。
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蔡堅表示,伊院通報「遲咗少少,公立醫院咁忙,做嘢不嬲都慢,已經差唔多」。相比郭康泰個案,瑪麗醫院在接獲傳媒查詢後才通報,今次已有進步。有醫生指,公立醫院若發現有死胎個案,需查問孕婦所有接種疫苗紀錄;可能醫生初時不以為意,當普通死胎個案處理。

第二宗胎死腹中示意圖

1)懷孕37周的33歲孕婦,上月27日在紅磡母嬰健康院注射豬流感疫苗

2)本月19日,私家醫生為孕婦進行產前檢查,發現胎兒活動減少

3)孕婦隨即被轉送到伊利沙伯醫院,結果證實胎死腹中

4)傳媒向衞生防護中心查詢,中心傍晚才公佈事件 
資料來源:衞生防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