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擔任「懷智慈善跑」的活動大使,順道參加一些熱身賽作為備戰馬拉松。天公造美,氣溫適宜,吸引600多位健兒參加,主辦機構服務為弱智和智障人士提供服務,其中一些復康中心也以受惠者出賽,場面感人。
以前,如果時間許可的話,我會參與社會服務,並希望深入去了解智障人士的需要。在幾個月前,我就去到基督教懷智服務處其中一個中心,服務對象主要是弱智和智障人士,每次參與這些活動都深深感受到幸福並非必然,原來有很多不同的因素而患病,一些是先天性的疾病,也有後天某些因素而患。
有幾個行業我是特別尊敬的,就是消防員、醫護人員、老師和社工,今次我特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社工的感覺。當我走訪中心的個多小時,我也有主動向一些智障人士問好,由於他們的溝通能力,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當然我也嘗試很努力和他們聊天,就連一些很基本的問好,也好不容易。大家試想想,一些社工、在服務中心工作的姑娘和醫護人員,以及他們的耐性、愛心、使命感,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熱誠,可能一早已經放棄這份工作,真不簡單。
為了準備這個慈善跑,早在一年前,社工及服務員已帶同一些智障人士一同訓練,他們考慮的因素,比健全人士複雜得多。體能、心臟負荷、關節機能,最難控制是智障人士的情緒;就是憑着看護者的信念和愛心,這些困難都能夠一一克服。親眼見證他們每位都能夠完成10公里比賽,試問香港都市人,有甚麼藉口不去做運動呢?
文:洪松蔭
前香港單車奧運代表,第11屆山東全運會單車隊領隊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