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漸長,身體會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衰退,包括視力、平衡力和記憶力變差等。除了機能上的變化外,隨着長者退休或因子女自立成家而感到孤單等,他們的心理狀況和情緒也會有所改變。
總會找到合適項目
要協助長者適應生活,不但家庭和朋友需要從旁支援,例如改善家居設備,讓他們處理家務時更得心應手,而整體社會也要建立有利環境,方便長者外出使用社區設施,建立社區網絡。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鍾晶晶博士表示,長者多參與社會事務和活動,對維持身心健康有正面作用。
「透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長者能夠重拾自信。如因一些障礙而要躲在家中,他們如何打發時間?看電視和讀報也花不了一天24小時。」鍾博士強調,由於長者的興趣和能力各異,活動不一定由服務提供者訂定,可以由長者自發組織。長者除了可重拾年輕時為口奔馳而放棄的嗜好,也可利用一些評估工具來發掘新興趣,有些涉及體能鍛煉,有些關乎智能,有些則純粹消閒,長者總會找到適合的項目。
「生活存關愛」逢星期二晚上7時30分至8時於港台第五台播出
網址: 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5/lifeis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