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部份輿論和網民對當局硬銷《孔子》不以為然,甚至公開抵制,引起當局緊張。當局除了用公帑和行政命令「救亡」,同時再啟動輿論,一方面呼籲要「理直氣壯宣揚孔子」,一方面「潑水降溫」,呼籲民眾勿將不同元素的《孔子》與《阿凡達》作比較。
籲勿與《阿凡達》比較
官方《北京日報》前日刊出文化官員解璽璋的文章,批評某些輿論從《孔子》開拍就狂踩該片,上映前又被用來與外國巨片打擂台,形容「這是一場喧囂、混亂的鬧劇」,「這些年,言利變得理直氣壯,言精神、理想、信仰倒顯得理屈詞窮,低聲下氣,有時還露出一點羞澀。」
文章指,《孔子》最感動人的地方,就是他終其一生對自己的信念始終矢志不渝地堅持,「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宣揚這種精神,並用它指導我們的行動。」
此外,內地官媒近日也紛紛出聲,為《孔子》「潑水降溫」,指「《阿凡達》是娛樂片,《孔子》是故事片,兩部片性質完全不同」;「拿這兩部片做比較沒有意義」。但內地網民反駁,「既然不希望比較,為何當初要強撤《阿凡達》,豈非自相矛盾?」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