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全國公映 力谷以儒治國理念中共借孔子熱鞏固鐵腕政權

《孔子》全國公映 力谷以儒治國理念
中共借孔子熱鞏固鐵腕政權

由周潤發和周迅主演的史詩巨片《孔子》昨在全國公映,將中國掀起的一股孔子熱推向高潮。舉國尊孔,所謂何事?除中共在背後力撐,圖以儒家治國,洗脫西方「中國威脅論」的形象外,內地輿論認為:當孔子一次又一次被拉出來鞭屍;當孔子學院全球化佈點;當《阿凡達》被迫讓路《孔子》,這只不過是又一次滿足了中國人的大國心態。孔子已淪為當今中共的政治工具,「被孔子」亦已成為2010年最新的流行詞彙。

肩負國家使命,追擊西方帝國主義大片《阿凡達》(Avatar)的《孔子》,未上映已就歷史問題掀起一場導演和學者之間的罵戰外,昨日在全國上映,但觀眾反應彈多過讚,來自各地的影迷稱,他們所在地的影院都沒有爆滿。當中廈門的觀眾更稱:「《孔子》票房不佳,開始在電視台大吹科技效果、大場面,還有說發哥演的孔子很親切……想拉高票房。」

「被孔子」成最新流行詞

針對中共近年硬銷孔子,先後在世界各地成立孔子學院或學堂、全國各地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乃至耗資1.5億元人民幣製造的電影《孔子》,「『孔子熱』為何突然風靡中國」,內地搜狐昨推出有關專題,隨即引起網民和專家的辯論。
「孔子不代表中國的文化。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維護等級制的,主張復古倒退,……中國自從五四運動,把孔子趕出中國的統治,才出現了民主科學。尊孔的人還是高呼,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簡直是一群愚民!」但也有網民指,「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經濟復興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文藝復興!」
對於中國近年向全球輸送孔子,目標是今年內在全球設立500間孔子學院或學堂,國際問題研究專家楊恆均稱,「我現在不知道他們幹啥。說實話,除了想少花錢學點中文的老外,(當局)千萬別想用孔子學院等來忽悠人,更不要說輸出價值觀了。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老外(如果不是騙吃騙喝的)在推崇孔子嗎?」
內地文化人昝愛宗早前指,馬列意識形態在中國難獲認同,中共處心積慮搬出孔子,欲以儒治國,因「忠、孝、君、臣」等觀念十分適合中共在社會動盪之際維持統治的心態。由於孔子熱在全國越演越烈,「被孔子」成為最新流行詞。
本報記者

孔子畫像

聖賢遭挑逗惹不滿 發哥超水準救《孔子》

肩負追擊美國科幻巨片《阿凡達》的《孔子》昨日公映,有內地影迷批評該片欠水準,而「去聖化」後的孔子有了七情六慾,被周迅飾演的艷后南子挑逗,沒有了孔子思想家的本色,但由於飾演孔子的發哥周潤發有超水準發揮,因此給予78分評分。
孔子作為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在世時被譽為千古聖人,逝世後更被尊萬世師表。在衞國時孔子更被艷后南子挑逗,南子問:「夫子常說,仁者愛人。不知夫子的這個仁,包不包括我這樣名聲不好的女人?」孔子則以「吾未見斯好德如好色者也。」應對,二人在會晤中,惺惺相惜。
電影由內地導演胡玫執導,講述孔子51至73歲逝世期間的事蹟。孔子在魯國初任中都宰,繼而升為司空,再晉身至大司寇,攀上他政治生涯最高峯。但其後卻遭政敵所害,離開魯國,與門生周遊列國,向諸侯宣揚儒家治國之道。這段時間他有着許多經典的故事。但影迷批評,電影在後半部份只着力刻劃他顛沛流離的悲慘形象,欠缺深度和內涵,令他儼如失意流浪老男人。
湖南金鷹網

周迅飾演的艷后南子,在劇中挑逗周潤發飾演的孔子。

數字看孔子

500
‧到今年底,中國將在全球建500間孔子學院及學堂

2,500
‧電影《孔子》全國發行2,500拷貝,破《建國大業》的1,450個紀錄

2,000,000
‧截至去年,孔子世家已繁衍至83代,成譜的總人數約200萬人

90,000,000
‧世界銷量排名前10的書中,孔子的《論語》以9,000萬冊位居第三

網民爭議:弘揚孔子精神

-支持-
「社會變革,內心空虛。急需復蘇傳統文化。」
「現在的人,有思維而無思想。所以,孔子的到來,是需要。」
「我們現在所謂的80後、90後的行為、生活、人生觀太……。尊孔恰好是提高國人素質的一次良好契機。」

-反對-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孔子成為商業傀儡。」
「孔子既是時代的英雄,又是時代的傀儡;孔子既是人,又是鬼。」
「孔子思想禍害中華2,500年,沒有孔子,華夏文明更會多樣紛呈,百花齊放。孔子遏止了多少先進思想?牢籠了多少各朝精英?說穿了,孔子是統治者洗腦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