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上市不成幾乎輸身家 - 胡孟青

青心直說︰上市不成幾乎輸身家 - 胡孟青

今年新股熱將由南戈壁(1878)揭幕,但出師未捷,孖展被抽飛,明顯受大市調整影響,投資者寧願用手頭現金低撈幾隻跌到殘嘅煤股仲化算,新股睇怕要等到俄鋁(486)上市先可以帶起高潮。俄鋁招股已超額認購,由於唔受散戶玩,上市首日唔挾升就奇。要怪就怪港交所(388)好心做壞事,以為可以玩死大戶,點知香港散戶求勝心切,點都會想盡法子坐上音樂椅接貨。
大有大上、細有細上嘅係福建幫思嘉集團(1863),專做防水膠、吹氣橡皮艇同氣墊等,用途非常廣泛。思嘉眾多業務中,若只論充氣材料產品,係中國最大材料製造商,既然係最大,定價理應好有優勢,奇就奇在常規材料嘅平均毛利率由08年8月底約32.2%,按年跌至15.7%,行業競爭大唔知保薦人又有乜解說。

昌盛主席教訓大

1863,剛好係08年招股突然褪軚嘅內房地產商──昌盛原本嘅上市編號。昌盛集資11億元美夢一朝粉碎,避世兩年,主席鄒錫昌終於浮上水面,講番整件事嘅來龍去脈,香港媒體唔多關注,但事件正好反映某啲大行嘅貪婪。鄒錫昌話經過呢次後,以後都唔會再搞上市,因為公司為咗上市前整靚盤數,增加土儲,喺07年11月以天價買入廣東中山廣場項目,由底價2.3億元Bid到上8.34億元人民幣,但當時公司根本冇錢,只好與一間國際投資大行商討貸款,解決燃眉之急。
屋漏兼逢連夜雨,鄒錫昌仲同某投行旗下創投基金簽下可換股債協議,向該基金發大額2500萬美元CB,利率7厘。睇落好正常,但暗藏殺機,因為雙方約定若果昌盛唔能夠喺CB年期內上市,基金可要求鄒錫昌以協議價全數回購;此外,一旦公司未能如期還本金,息率要成28厘。當時佢為求對方名氣簽下「對賭式」不平等條約,亦係咁令公司債台高築,上市不成最後要賤賣地皮同設備。
咁你知點解有啲公司上市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華爾街大行仍可濫發花紅啦。大行之所以越做越大,皆因佢哋度出嚟嘅橋都只會係「公就佢贏、字就你輸」,呢個世界邊有Win-Win咁理想吖!
胡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