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頻發生 信心動搖新世紀疫症:昨僅四孕婦接種疫苗

副作用頻發生 信心動搖
新世紀疫症:昨僅四孕婦接種疫苗

【本報訊】本港出現首宗孕婦接種人類豬流感疫苗後,胎死腹中個案,參與接種計劃的人數進一步下降,昨日只有1634名高危人士打針,當中只有4名孕婦。當局強調個案與疫苗無關,更不會叫停豬流感疫苗接種計劃,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已動搖,不少市民致電電台炮轟政府在未有查明疫苗副作用個案下,仍鼓勵市民接種有速銷疫苗之嫌,做法不負責任、浪費公帑。
該名37歲越南裔孕婦上月28日接種豬流感疫苗後,本月19日發現胎兒已無心跳,證實胎死腹中。她現時仍在屯門醫院留醫,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目前未有醫學證據顯示此個案與疫苗有關,中心會密切監察該名女子的臨床情況及進一步化驗結果。政府的疫苗科學委員會建議接種計劃應繼續進行。
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事主在注射疫苗後3星期才流產,相信由疫苗引起的機會很微,「除非係接種之後即刻暈低、腫晒,一般係24小時內。」現階段未知兩者是否有關,需確定胎兒的死因。

「疫苗只是賺錢工具」

副作用個案不斷,市民對疫苗信心動搖,昨日接種豬流感疫苗的目標群組人士進一步下跌至1634人,當中只有4名孕婦,是推出計劃以來的第二低。更有市民致電電台節目反映不滿。李先生認為,近期發生一宗接一宗打豬流感針後出現副作用的個案,政府不應過早下定論,否定事件與豬流感針的關係,又指政府購入大量疫苗,即使頻頻有事發生,仍鼓勵接種,猶如催命符,做法不負責任。
麥小姐則批評接種率低是浪費公帑,而打豬流感針後令市民出現副作用入院,同樣浪費公帑。張太表明不會接種,認為當局應多聽取專家意見。何先生指疫苗只是藥廠的賺錢工具,效用非百分百,保持身體健康才是上策。
前醫學會會長蔡堅不認同當局速銷疫苗,因疫苗有效期至今年9月,即使現時接種率低,存貨可先「放入雪櫃」,至豬流感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來臨時使用。他對疫苗則持保守態度,需時間觀察其成效及副作用。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勞永樂促請當局盡快釋除市民疑慮,又指本港當初封酒店是誇大疫情。

中藥治豬流感防副作用

【本報訊】打豬流感疫苗有一定風險,濫用特敏福又可能有副作用,中藥或成為預防和治療豬流感的一線曙光。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研究員的本港註冊中醫師袁冰指,西方藥物有效治療豬流感的即時性症狀,但部份症狀如咳嗽會持續,屆時則要靠清熱解毒、辛凉解表的中藥治理。
他指在中醫角度,並無豬流感和流感之分,市民可按不同體質服用中藥作治療。香港人流感發病普遍屬風熱型,症狀包括發燒、身痛、咽痛、疲勞、咳嗽,可服食薄荷、荊芥、紫蘇葉、金銀花、連翹等,幫助清熱解毒。
普通市民如要預防豬流感或流感,則可以金銀花3錢、元參5錢、薄荷2錢、羅漢果3錢、生甘草2錢,以6碗水煲至1碗飲用;體質偏寒、老人、孕婦等,則以紅參3錢、黃芪5錢、白術3錢、防風2錢、生地5錢、砂仁2錢(後下),以6碗水煲至1碗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