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多濕熱女多氣虛中醫九類體質 飲食須配合

港男多濕熱女多氣虛
中醫九類體質 飲食須配合

【本報訊】眼球滿佈紅絲,性格火爆,中醫視為「濕熱」;膽小內向,氣若游絲,極可能是「氣虛」。中醫把體質分為九類,東華三院發現,以濕熱港男和氣虛港女居多,忌吃燥熱及生冷食物,氣虛者飲凉茶更「虛上加虛」。中醫師建議港人主動辨識體質,及早養生保健,才能未病先治。
記者:白琳

東華三院上醫館去年5至10月為829人辨識體質,發現男士最常見的體質為「濕熱」,佔兩成半,其次為氣虛及平和。女士最常見的為「氣虛」,佔27%,其次為痰濕及氣鬱。
上醫館中醫師文寶美解釋,香港氣候潮濕炎熱,市民濕熱體質居多,若果不加以調理,可惡化至氣虛或陰虛。OL(辦公室女郎)經常在辦公室凉冷氣,缺乏運動,又經常吃刺身等生冷食物,較容易惡化成氣虛。

氣虛須戒凉茶

文寶美指出,濕熱者性格急躁及汗多,眼球多紅絲,較難適應潮濕天氣,首要戒甜食及煎炸等燥熱食物。氣虛者一般肌肉不結實,「氣弱到唔想講嘢,小便多、細膽、內向,天氣凉就容易病。」有很多氣虛者誤以為不適等於燥熱,猛喝凉茶,反令症狀惡化,應戒吃生冷及苦寒食物,包括刺身、生蠔、凉茶及龜苓膏,室溫食物也應盡量避免。
林女士身兼文職及家庭主婦,長期因經血量多而貧血,經常頭暈及手部麻痹,「成日暈到想跌落地。以為薑水可以驅風,都冇效。醫生建議食避孕丸,又驚副作用。」去年10月中醫師發現她屬陰虛質,她才得悉其體質不宜吃薑蒜等「上火」食物,經過中藥及湯水調理後,現時明顯好轉。
廣華醫院及黃大仙醫院中醫藥科研中心主任李捍東指出,九型體質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發;中醫師可按脈象等辨識體質,建議一系列藥食宜忌,調理身體。高血壓、糖尿、中風及血脂高病人多屬痰濕型,若及早調理,長遠可減輕醫療負擔。
上述調查又發現,睡眠欠佳者佔近六成達480人,當中134人屬氣虛。由於問題普通,上醫館擬開設失眠門診,由中西醫聯手治療,最快兩個月內籌備完畢。

林女士以前常頭暈,遂飲薑水驅風,後發現其陰虛體質不宜吃薑。

中醫九種體質簡介

1)濕熱 症狀:體形偏胖或偏瘦,面油多,易生暗瘡粉刺,眼球紅絲多
2)氣虛 症狀:肌肉不健壯,面色偏黃或淡白,頭髮無光澤,精神不振,說話聲音低弱
3)陽虛 症狀:體形白胖,肌肉不結實,面色淡白,唇色淡,頭髮容易脫落,精神不振
4)陰虛 症狀:體形瘦長,容易面頰湖紅或發熱,皮膚偏乾,容易生皺紋
5)痰濕 症狀:體形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有油膩感,面色淡黃,眼瞼浮腫
6)血瘀 症狀:瘦人居多,面色晦暗或有色斑,容易出現瘀斑,眼眶暗黑,鼻部暗滯,皮膚乾及粗糙
7)氣鬱 症狀:瘦人較多,神情多煩悶不樂,常嘆氣及打嗝
8)特稟 症狀:無特殊形體特徵,或有先天生理缺陷,不是感冒但經常鼻塞、打噴嚏,容易出風團、過敏引起的紫紅色瘀斑,皮膚一抓就紅
9)平和 症狀:體形勻稱健壯,面色及肌膚潤澤,頭髮濃密有光澤,目光有神,鼻色明潤,唇色紅潤

資料來源:東華三院上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