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三三四學制,中學文憑試將於2012年,取代中學會考及高級程度考試,教育局昨確認考生須考獲中英數及通識4大核心科第三、三、二、二級的大學最低入學要求。局方推算2012年首屆考試中,將有逾兩萬考生考獲此最低要求,較現時於高考中考獲最低入學成績多出近3000人,意味競爭將比目前為大。升學專家提醒考生必須想方法突出自己,「例如喺履歷表上增加一啲特別嘅經驗」,方能突破重圍。
記者:夏志禮、倪清江
教育局昨公佈中學文憑試最新框架,文憑試將採用水平參照模式取代以往「拉曲線」的常模參照,學生成績由A至F及U級,變成最好5**、最差1級,共七級評分,各個評級不設限定比率,現時會考中文和英文兩科已率先採此模式評分。考生將來須在四個核心科目中考獲「三三二二」級成績,即中文及英文須考獲三級,而數學及通識教育科則須考獲二級,方合資格申請報讀大學。
八間大學校長昨透過大學校長會發表聲明,確認將來四年制下會採取「三三二二」準則考慮學生報讀申請,除四個核心科目以外,各院校將自行制訂一個或兩個選修科目的成績要求,並沿用現行做法訂立其他收生要求,詳情於稍後公佈。
及格者可能更多
考評局07年曾以10萬名當年本港會考及高考生成績模擬分析,推算2012年中學文憑試近7萬名考生中,約有兩萬多人符合「三三二二」最低條件,而約6成即大約4.2萬名考生,能考獲包括中英文在內5科第2級成績,可報讀副學士及高級文憑課程。
根據聯招辦事處資料,今年高級程度會考38,647考生中,考獲大學兩科語文及兩科高級程度科目及格、即最低入學要求的高考生有17,744人,較2012年推測逾兩萬人多出近3000人。考評局秘書長張永明昨強調,兩萬人的推算未必等同2012年的實際數字,換言之合資格者將可能更多,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明言,公營學額未必能夠相應增加,額外學額只能靠私立大學提供。
考生須突出自己
理工大學學生輔導網絡主任崔日雄表示,新制下將有更多考生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但不代表學生水平上升,他估計考生考獲同分機會大增,考生須好好突出自己以殺出重圍,「例如係選修科嘅部份做好啲,或者喺履歷表上增加一啲特別嘅經驗,家好多中學生表達自己未必咁好,參加一啲面試班都可能有幫助。」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總幹事列豪章指,學生除讀好書拉高成績外,亦應做好多入學資料搜集,「可以參考番舊制嘅收生中位數,大約計算下自己嘅機會。」
新中學文憑試小資料
用途;取代會考和高考,作為中學畢業公開試
修讀年期:中四至中六(新高中)
修讀科目:必修中、英、數和通識教育;另在20個選修科目修讀2至3科
評核:每科總成績除公開試分數外,每科也設校本評核分數
考生人數:全體中六生,首年約有70,000人入大學
要求:中、英、數和通識教育依次須最低獲第3、3、2、2級,選修科成績要求由院校自訂
新舊評分機制比對
─現行常模參照(即拉曲線)─
評級:A、B、C、D、E
意義:表示考生成績在同屆考生中的相對優次,A至C比例約20%,D及E各約30%
評級:F
意義:不及格
評級:U
意義:不獲評級
─將來水平參照評級─
評級:5**、5*、5
描述(以中文科為例):語文能力成熟,理解深刻周詳;同級最高分一批考生獲5*或5**
評級:4
描述(以中文科為例):語文能力甚佳,準確理解內容
評級:3
描述(以中文科為例):語文能力中規中矩,正確理解內容
評級:2
描述(以中文科為例):語文能力一般,理解大體正確
評級:1
描述(以中文科為例):語文能力尚可,了解大意
評級:U
描述(以中文科為例):不獲評級
註:考評局指兩個評分機制不盡等同
資料來源:考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