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帶給香港的進步 - 蔡錦源

高鐵帶給香港的進步 - 蔡錦源

我們都聽過這樣的思考問題:一班人在密室熟睡了,只有你醒來發覺火災,現場無法逃離,全部人百分百葬身火海,你打算叫醒所有人,讓他們恐懼中死去,還是讓他們不知不覺地睡夢中離世?
香港的教育系統,或是一般的家庭教育,不會培養新一代的做人理念、公民權利、社會公義。現在卻由一群有個人思考被稱為八十後的青年反過來教育我們這班只求經濟生活安穩,對社會事務漠不關心的人。可是,孫中山早就將國人分為三類: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而不知不覺的佔大多數。

喚醒部份不知不覺的人

高鐵撥款在舉手機器操作下通過了,但八十後的反高鐵行動,喚醒了部份不知不覺的人,令到後來反對人數不斷增加。你說他們為反對而反對?他們有理念,有數據,搜集的資料比議員掌握的要多,提出的疑問,揭露政府在西九站規劃、諮詢過程、效益估量不盡不實的荒誕。撥款卻在難經考驗的高效益估量中通過。過去政府大型運輸建設的流量估算,錯誤有目共睹,何能讓人對今次高鐵的估量有信心?所謂高效益的數據,只是政府為推行計劃堆砌出來的數字。臨通過撥款前公佈的港大民調結果顯示,接近半數人反對現時的高鐵方案,證明許多市民尚有疑慮。政府不先行釋除市民的疑慮,恃着足夠保皇黨票數強行通過,視履行職責審議撥款的議員為拖延阻撓,怎不惹起民怨?市民表達怨憤,要求對話,卻被指摘行為激烈,等於「未經對方同意強行發生性行為」後,還向對方的激烈反應表示「強烈譴責」。

將引發新一輪社會運動

支持高鐵的人,迷思於未知的經濟效益,憧憬它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影響。高鐵的確會帶來香港社會發展,但不在經濟建設方面。看人類的歷史進程,社會進步從來不因為多少偉大的建設。建設只帶來面貌變化,社會運動才帶來進步。看甘地對抗殖民主義,看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即使引發現代文明的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是使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導致各階層爭取權益的連串社會運動,迫使當權者改變政策與制度,才有現代社會的文明。高鐵的撥款過程,赤裸裸暴露了沒有民意授權的政府如何漠視民意、只代表少數利益的功能組別如何劫持他們誤導的所謂民意,將會引發新一輪的社會運動。我們這群無組織卻隨時可以經網絡動員起來的雞蛋,會奮起擲向你們這道建築在特權之上的高牆。那就是高鐵帶給香港的進步,香港人的進步。

蔡錦源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