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停車熄匙正進行立法強制推行,的士、旅遊巴及貨車業界均擔心難捱炎夏高溫,正傾力反對。生產力促進局現正研究熄匙後不怕熱的方法,改裝車輛的電池及加入小型裝置,使車內冷氣於停車後半小時內仍繼續啟動。該局又為電力公司設計在全港停車設施安裝智能快速充電器,並能同時向車主傳送交通及其他資訊,甚至廣告。
鋰電池儲電量較大
生產力促進局總裁馮永業昨會見傳媒時說,環境局委託該局研究解決停車熄匙引致車內酷熱的問題,若要關掉引擎後冷氣不停止,現時車內的電池不夠用,該局研究改用儲電量較大的鋰電池,汽車行駛時會自動儲電,停車後可釋放電能供應冷氣機,足夠使用半小時,預計數月內完成研究。
政府又將全面推廣電動車,該局接受電力公司委託,研究全港停車設施安裝智能快速充電器的計劃,「當成個停車場嘅車都叉電,對電網會有影響,呢啲要小心研究」。充電器可同時附有傳送資訊功能,能一面充電,一面傳送資訊到車內,包括交通訊息,甚至廣告。該局又與小巴商會合作,研究廉價小巴電動化計劃,為全線柴油小巴拆除柴油部件,改為電池,又在站頭安裝充電器,令小巴車主毋須購買電動小巴,便可變為環保小巴。
生促局新任主席陳鎮仁表示,審計署指該局為港商在內地廠房提供服務時,收費有資助,違反法例,該局現已取消津貼,但收費變相增加一倍,每宗服務增至數十萬元,擔心廠商負擔加重而不使用該局服務。有關法例是40年前制訂,當年未有工業北移,該局已向政府反映要求修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