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線:高樓幼稚病 - 卜大中

台灣風景線:高樓幼稚病 - 卜大中

台灣的世界最高樓一○一,本月初正式把寶座讓位給杜拜塔(後改名為哈利法塔)。「大國崛起」的中國,也正在籌建很多高樓,要稱雄全球,否則怎麼配的上「大國」的威風呢?
杜拜塔高八百二十八公尺,共一百六十九層樓,耗資十五億美元。台北一○一高五百零九點二公尺。但杜拜塔建成後卻遭到三項嚴厲的批評:一是杜拜財政幾乎破產,現靠阿拉伯國家貸款融資度日,杜拜塔的浪費是元凶之一。二是招來大批的外勞建塔,但工資每日僅僅七點六美元,被罵為黑心剝削勞工,也因此引發過勞工暴動。三是杜拜塔建於沙漠中,需要耗費大量能源以及冷卻的設施,排出成噸的碳和熱氣有害於地球,違反節能減碳的潮流。
自從人類學會蓋房子以來,就一直夢想蓋得越高越好,因為蓋得高象徵了權力、財富和能力。自十五世紀都市文明開始以來,高塔的象徵更進一步成為國族的集體驕傲和虛榮,展現的是經濟、科技、企圖心等的綜合國力。二十世紀初,紐約的鳳閣龍樓連霄漢,成為當時整個人類的總地標,各國發達之後無不群起效尤,才有今天上海、杜拜等的建築表演。
在動物世界裏,領導人的形象往往是高大的。路易十四要穿高跟鞋來增高權威感;毛澤東才一百七十五公分左右,因此需要被口號尊稱為「毛主席他老人家高大光輝的形象」,聽起來好像身高一百九十。高個子在任何種族裏都比矮個子受歡迎,獲得的資源也多。
某派心理學家甚至認為,高樓是陽具崇拜,男人爭相蓋高樓目的在炫耀自己的陽具。西方人故事裏把美麗的公主關在高塔上,其實就是對女人的性征服。而中國《白蛇傳》把白娘娘鎮壓在雷峰塔(陽具)下,更隱喻了男尊女卑的社會位置。九一一阿蓋德毀滅了美國世貿雙子塔,象徵了對美國的閹割,才會讓小布殊感覺受辱而抓狂。
其實,為了減碳節能,人類真的不需要建那麼高的大樓,有甚麼好炫耀的呢?幼稚!
從高樓的興建看兩岸的房地產熱,似乎也處於泡沫化的前夜。中國快速從金融危機中復蘇,帶動台灣似乎也在V形反轉中,因此兩岸房地產都跟着升溫。可是,今年真的那麼樂觀嗎?
台灣今年顯然會升息,將打擊房地產的市場。房價過高引起民怨,又逢五都選舉,政客為了搶選票,已計劃推出低價國宅。供給增加價格就會降低,也會衝擊房市。台北市的房價居高不下,跟投機客與投資客的炒作有關,一般收入的平民只有望樓興嘆的份。
中國情形亦同。溫家寶已經警告中國房市過熱,已有泡沫化的警兆,並聲稱將打壓房市。大陸由於貧富差距過大,一般平民更買不起遭投資客炒得過熱的房市。一但房地產泡沫破碎,將會連帶造成金融的損失和經濟的創傷。所以投資者要步步為營,小心中國政府的政策性打壓房價與泡沫化的後果。

台灣《蘋果日報》總主筆
卜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