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4億年前的西貢本是一座火山。經歷爆發後,積聚在破裂火山口邊緣的岩漿冷卻成岩石,形成了今日的橋咀洲。這個被納入香港地質公園的景點,擁有全港最美的連島沙洲。漁護署早前在此開闢了首條地質步道,向市民解說自然奇觀。
漁護署昨日安排傳媒參觀啟用不久的橋咀洲地質步道。面積不足1平方公里的橋咀洲,是西貢墟以東海域一個小島,乘搭20元街渡10分鐘便能到達。位於橋咀洲西南端的公眾碼頭不遠處,有一處若隱若現的連島沙洲;沙洲每天潮漲時會淹沒海中,連結另一細小島嶼叫橋頭。外表平凡的小島,原來蘊藏了珍貴的大自然瑰寶。漁護署於年前發現,島上有多種在大約1.4億年前形成的火山岩,包括在公眾碼頭旁邊俗稱「屙屎角」的垃圾崗石灘,發現了「角礫岩」,是火山爆發時岩石碎塊與火山灰聚合而成;在連島沙洲上,找到一個個貌似菠蘿包的岩石,原來岩石內部份不穩定的礦物,因長年累月風化溶解;在橋頭島山丘頂有比人還高的凝灰岩石。
八大景中最近市區
漁護署去年10月就地取材,利用小島上的沙石泥土,堆砌了一條地質步道,方便遊人登頂觀光,並沿途設置了圖文並茂的介紹牌,深入淺出解說岩石的複雜形成過程。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稱,正計劃在現場加設語音廣播,方便前來觀光的市民可以手機輸入二維碼,收聽預先錄製的岩石講解。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表示,香港地質公園的八大景點之中,以橋咀洲最接近市區,市民到島上一遊後,可以很方便返回西貢食海鮮。橋咀洲的連島沙洲風光明媚,在橋頭島頂更可以360度飽覽西貢優美風景。
特稿
地質公園曾是死嬰棄屍處
風光明媚的橋咀洲,數十年前原來是夭折嬰兒的亂葬崗。
橋咀洲以前是一條小漁村,吳仕福是島上土生土長的原居民。他說現時納入了地質公園範圍的橋頭島,位置遠離漁村,以前村民若不幸家中有初生嬰兒夭折,便會悄悄地將嬰屍棄置到橋頭島上的草叢。他便曾在夜裏到橋頭探險,見到空中有磷光飄浮。資料顯示,人體與動物身上含有磷質,當屍體腐化時會產生磷化氫,遇到周邊氣溫較高,磷化氫便會在空氣中自燃,產生青綠色的火燄,被稱為鬼火。
石灘竟變公廁
橋咀洲也是獨木舟愛好者和泳客的勝地,過往未被納入地質公園前,由於缺乏管理,島上經常積聚垃圾。吳仕福指,碼頭旁邊的地質公園石灘以往是不少遊人的「公廁」,被冠以「屙屎角」的不雅稱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