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窩心 - 鄧達智

曼谷窩心 - 鄧達智

時裝節告終不表示自己忙完,離收爐仍有近一個月,客戶的貨要出,北京三月時裝週製作會要開;但心情突然轉向曼谷。香港人去得最爆的幾個城市:東京、上海、台北與曼谷(深圳不算,已成香港新新界,同胞港胞們再不願意也難改的前景),都不太算自己那杯茶。去日本寧選京都、金澤、四國。台北的氣氛是歡快的,閒逛、小食、朋友……卻不是隨手拈來想去之處。上海……當然擁有一切風頭火勢的條件,也不失入心的地段與友人,跟紐約相同留不過一週,她們都是除了建築物與人群之外還是人群與建築物的都會,心情缺乏軟着陸。
幾年未去過曼谷!相信不少港人會冷眼厲過來,「好心唔好咁out啦,spa、驗身、吃喝、掃貨、泡、蒲……好玩到唔識搵門口,個個月去一次只嫌少。」從來對曼谷不懷好感,自那些往返倫敦與香港需時二十小時兼停站四次包括曼谷的歲月,印象:鹹濕。泰語鹹濕,天氣鹹濕,吃食鹹濕,成功黃業方面更是亞洲甚至全世界鹹濕中的鹹濕,某程度上鹹濕是她最大賣點。
三年前春節前夕無聊,隨便挑曼谷週末遊數天,終於引發日後自己對她的懷念。老日子住在東方酒店,黃昏望湄南河日落是一份享受,自從河兩岸高樓大廈火速發展,那抹「東方」情調宣告即成歷史。
那天未央時份,既然醒來,信步走上難得安靜街頭朝唐人街方向;華僑對祖先神佛最誠心,年節過得比我們還着重,途經市場見形形色色慶年品物,琳瑯吸引。再往前行,出家人列隊挨家逐戶接受供奉,是一城特色。坐下唐人咖啡小店喝一口香濃咖啡,吃一口炭燒多士,聽老華僑潮州話對談,天色仍未大亮,卻感受到曼谷的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