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去年11月外資流入遠多於市場預期,主因是私人投資者增持的美國國債為歷來最多,顯示美元資產仍受追捧,加上德國投資者信心遠遜預期,刺激美元滙價造好。
由於海外投資者增加購入美國國債,11月流入美國長期金融資產的淨額達1268億美元(約9890億港元),遠高於市場估計的250億美元及10月的193億美元。期內外資共購入1183億美元國債,是25個月以來最多,當中私人投資者包辦其中的871億美元,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德投資情緒低拖累歐元
中國於去年11月減持93億美元國債,但持有總額仍達79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多;日本則增持114億美元國債至7570億美元,全球位列第二。
在外滙市場,歐元一度跌1.22美仙(0.85%),報1.4263美元,兌英鎊最多挫0.7便士(0.8%),至87.306便士,為去年9月以來最弱,部份歸因英國上月通脹加劇及卡夫同意收購吉百利,利好英鎊表現。受交叉盤下跌影響,英鎊兌美元低見1.6312,較早段高位的1.6458美元回落0.9%。
ZEW經濟研究院調查顯示,德國1月份ZEW投資情緒指數由去年12月的50.4降至47.2,遠低於市場預期的50;現況指數由-60.6回升至-56.6,但仍低於市場估計的-56.2。
ZEW聲明表示,投資者對德國經濟前景仍有戒心,擔心就算今年經濟不再下滑,復蘇勢頭仍會疲弱。瑞穗企業銀行駐倫敦策略師ToshiHonda預期,歐元區經濟復蘇步伐將較其他主要國失色,歐元短期將易跌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