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小姐內地朋友病重,積蓄全用作治病。歐小姐為免朋友的女兒因財困而失學,故打算將私己捐出,助女孩攻讀大學。 記者:余美玉 攝影:梁鑑章
專家指出,制訂預算時,要考慮通脹因素,至於歐小姐想投保壽險,受益人為友人的女兒,專家指,由於二人不存在可保利益關係,一般保險公司均不受理。
歐小姐的內地朋友,丈夫數年前過身,現與女兒相依為命。近月朋友身染惡疾,喪失工作能力,歐小姐與其他朋友夾份,每月滙款3000元(人民幣.下同)予朋友,以解燃眉之急。她說:「大家都是好朋友,幫到會盡量協助。不過我家人並不贊成,認為長貧難顧,所以我不敢告訴他們。」
家人憂長貧難顧
友人的女兒今年12歲,剛升上初中,學業成績優異,歐小姐已經考慮到其前途問題,並打算將10萬元私己悉數拿出,資助她完成大學課程。歐小姐表示:「國內生活指數低,一年學費不過數千元,再加上書簿費及生活費,4年大學課程,10萬元應該足夠。」
由於距友人女兒升讀大學尚有至少6年時間,故歐小姐希望趁這段時間投資,增加資金。
-個案-
讀者:歐小姐 年齡:40歲 婚姻狀況:已婚
目標:希望以10萬元人民幣,助友人女兒完成大學課程
症狀:預算太緊,忽略通脹因素
投資期短策略宜平穩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敬業表示,現時國內大學每年學費加書簿費,約1萬元(人民幣.下同),每月生活費視乎個人要求,基本上1000元已足夠,「假設4年大學學費共4萬元,加上每年約1.5萬元生活費,10萬元剛可應付。」
通脹因素勿忽視
不過,林敬業提醒,預算前要計及通脹因素,如100萬元本金,每年3%通脹率下,5年後的購買力,只等同現時86萬元,如果每年通脹率達5%,5年後的購買力只是現值78.4萬元。
所以歐小姐應把握投資期,增加積蓄,令預算更鬆動。
假設國內大學學費及生活費每年升3%,即6年後要有12萬元,才夠供養友人女兒完成大學課程,及其間的生活使費。
林敬業表示,歐小姐的投資策略應求平穩,因投資期不長,加上6年後必須動用該筆款項,故投資策略不可過於進取,「一般而言,短期投資應揀低風險產品,如定期存款及債券。如果有10年時間,屬中線投資,可購買基金。至於較高風險的股票最好長揸,以時間拉勻波幅,投資期起碼10年或以上。」
他建議將10萬元分成3份(圖),約4萬元投資人民幣債券,3萬元分段買入指數基金,餘額做人民幣定存,賺取較港元定存更高的利息。
林敬業表示:「買指數基金好處是透明度高,基金收費相對較低,由於是追蹤指數基金,風險較買單一股票低。」建議歐小姐將資金分3年入市,避免估錯市高位入貨。
如按上述建議投資,估計6年後合共可得12.6萬元。
資產在不同通脹率及年期後的現值
-以100萬元為基準計算-
5年期
每年通脹3%:86.3 每年通脹5%:78.4 每年通脹7%:71.3
10年期
每年通脹3%:74.4 每年通脹5%:61.4 每年通脹7%:50.8
15年期
每年通脹3%:64.2 每年通脹5%:48.1 每年通脹7%:36.2
20年期
每年通脹3%:55.4 每年通脹5%:37.7 每年通脹7%:25.8
25年期
每年通脹3%:47.8 每年通脹5%:29.5 每年通脹7%:18.4
30年期
每年通脹3%:41.2 每年通脹5%:23.1 每年通脹7%:13.1
註:單位為萬元;單位:人民幣
歐小姐投資回報預測
人民幣定存
金額:3萬元 投資期:6年 年回報:0.8厘 預計金額:3.15萬元
人民幣債券
金額:4萬元 投資期:6年 年回報:3厘* 預計金額:4.78萬元
指數基金
金額:1萬元 投資期:6年 年回報:9厘 預計金額:1.68萬元
金額:1萬元 投資期:5年 年回報:9厘 預計金額:1.54萬元
金額:1萬元 投資期:4年 年回報:9厘 預計金額:1.41萬元
總金額:12.56萬元
註:*不同年期及發行商發行的人債,息率有別,3厘僅約數;單位:人民幣
乏「可保利益」難買壽險
由於家人反對歐小姐資助友人女兒攻讀大學,故她擔心自己一旦發生意外,友人女兒失去讀書機會,故打算購買一份壽險,受益人為該女孩。
考慮港開聯名戶口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黎佩詩指,投保人和受益人之間,不一定要有血緣或法定關係,但二人必定要有「可保利益」關係,例如夫婦、供養人和受助人、僱主與僱員、債主和債仔等。就歐小姐個案,兩人並無可保利益關係,故一般保險公司未必受保。
此外,歐小姐亦考慮在港與友人女兒開設聯名戶口,但銀行指,每位戶口持有人均需年滿18歲。
黎佩詩認為,歐小姐可找律師訂立遺囑,列明一旦過身,該女孩可獲得的財產及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