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二戰後日本盛衰

見證二戰後日本盛衰

日航是日本戰後經濟起飛的象徵,也是日本經濟衰退的寫照。日航跟日本戰後經濟奇蹟共榮,也跟日本20年前泡沫爆破共沉淪。
日航1951年創辦時是國營公司,政府控制一半股權,1954年首開辦國際航線,來回東京與美國檀香山、三藩市,1960和70年代急速發展國內外航線,以經常性航班計算,一度成為世界最大航空公司。

泡沫爆破 龐大機隊成負累

當日航如日中天,災難卻降臨。1985年日航珍寶客機在群馬縣撞山死了520人,是航空史上單一航機最嚴重空難。在空難陰影下,日航1987年全面民營化,至1990年代再擴大機隊,偏偏又遇上經濟泡沫爆破,機隊太大反成財政負累。
禍不單行,全球航空業接連受2001年美國911襲擊、沙士和禽流感恐慌打擊,日航開始出現龐大虧損,要靠向政府借錢打救。日航為求翻生,2002年與國內第三大航空公司日本佳速航空(JapanAirSystem)合併,標誌也由圓形紅鶴「鶴丸」改成「日弧」,但合併拖慢重組步伐之餘,虧損反擴大。
日航現有279架飛機,來往35國家和地區217個機場。分析師指,日航失敗於脫離了國營身份,卻仍受政治壓力,蝕錢仍要維持來往逾半國內機場的經常性航班,也失敗在高估911後國際航線需求的反彈力,再遇上金融海嘯和豬流感打擊,終於要破產重組。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