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女煙民吸煙易受情緒主導,很多時靠吸煙來排解鬱悶情緒,故戒煙時易遇到阻力,在完成半年跟進期的女性吸煙者中,約三成人能成功戒煙,也有逾一成「打回原形」,完成戒煙療程後吸煙的數量回復從前,參加者普遍曾戒煙兩至五次,最終因難敵煙癮而失敗。
平均日吸14支
港大06年開始推出專為女性而設的戒煙服務,到去年底為300多人提供服務,戒煙者平均年齡為35歲,平均18歲開始吸煙,每日吸煙14支,32%人對尼古丁有嚴重依賴。當中有280人完成半年的戒煙跟進期,其中88人在過去7日沒有吸煙,屬戒煙成功,近三成人的吸煙量減半,但有12%人吸煙數量維持在戒煙前水平;研究顯示,戒煙前每日吸煙量較低、對尼古丁依賴輕微、有信心及有較好的戒煙準備,是成功戒煙的要素。
負責有關研究的護理學系系主任陳肇始指,不開心及抑鬱情緒是主導女性吸煙的一個較獨特因素,很多女士會因情緒問題而吸煙,她們要成功戒煙,很多時要先處理情緒問題,故不同人所需的戒煙時間差異較大,而戒煙輔導人員也會聆聽戒煙者的問題,並給予合適支援,有助提升戒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