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傳開年首周高達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新增貸款,已迫使人行出「狠招」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度引起市場震盪,退房個案在全國湧現,但在上周宣佈暫停批出新地的海南島,樓價在新供應受制下馬上彈升,一個位於海口市的樓盤,每平方米在一天內上漲5000元。面對這狂熱,海南省委書記衞留成相信,海南不會再出現93年房地產泡沫的情況。
退房潮會否擴大,還看銀行的地產類借款政策會否趨緊。銀行人士透露,今年首兩周的貸款中約五成與房地產有關,銀行繼續傾斜借貸,不聽「軍令」,令中銀監一再高調警示,同時,此勢難免監管層出台更多政策以示警戒。
分拆貸款予不同行業掩飾
用「偷天換日」來形容銀行目前的借貸手法並不為過。據內地媒體報道,雖然中央頻密出手嚴控房貸,但目前仍有大量地產項目在銀行排隊「等攞錢」,其中許多是去年囤積的項目。銀行對開發商貸款的熱情並未退減,更力爭在上半年政策尚未大幅收緊前完成放貸任務。
在政策「鑽空子」上,銀行與開發商各顯神通。部份銀行先將資金打入地產相關的水泥、建材等上下游企業,既用於採購材料,又能轉入地產公司賬目,再向銀行申請開發性貸款。有些銀行則將數億元貸款分拆,令賬面顯示貸款流向不同行業,並掩蓋真實金額。
給予改善型住房按息優惠
在個人按揭貸款層面,銀行也是「下有對策」。國務院1月10日公佈的「國十一條」明確規定,二套房首期不得低於40%,貸款利率嚴格按照風險定價。大多數銀行在首期貸款上基本按照四成規定行事,但由於政策未規定具體利率,亦未提及改善型住房,部份如華夏銀行、民行(1988)、招行(3968),目前仍對改善型住房採取首套房的優惠政策,即首期三成,招行更是給出低至七折的利率優惠。
而工行(1398)、興業銀行等在利率方面也未遵守中銀監早前規定的貸款利率上浮10%,而是根據客戶信用紀錄給予不同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