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小學生吃水果不足

半數小學生吃水果不足

【本報訊】每日吃兩份水果及三份蔬菜可促進健康,但衞生署調查發現僅一半小學生養成每天吃水果兩次或以上的習慣,雖然水果不太受歡迎,但很多小朋友卻會毫無節制地飲鮮果汁。有營養師提醒家長,不要以鮮果汁代替食水果,因鮮果汁的纖維量遠低於水果,過量飲用更會攝取太多熱量及糖份,每日應將飲用量限制在四分三杯(約180毫升)。
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營養師胡燕柵指,水果含豐富膳食纖維,可為腸道的益生菌提供養份及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廢物,更有研究顯示多吃水果可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及部份癌症,但切忌以飲用鮮果汁代替吃水果,若比較一個141克的橙及一杯180毫升的鮮橙汁,前者含3.4克膳食纖維,但後者只有0.4克,而果汁較水果的熱量高16%至119%,糖份亦高9%至103%,故每日建議進食兩份生果,不代表可飲兩杯鮮果汁。

定開心「果」日

為了令小學生更認識水果的好處,衞生署將今年4月28日定為開心「果」日,呼籲學校在當日舉辦生果派對,並會在網上推出為期100日的問答遊戲,已有179間小學報名參加。

每日進食生果份量

‧年齡組別:1-3歲 生果份量:1/2-1份
‧年齡組別:3-6歲 生果份量:1份
‧年齡組別:6-12歲 生果份量:1-2份
‧年齡組別:12-18歲 生果份量:2份
‧年齡組別:18歲以上 生果份量:2-3份
註:一份生果相等於兩個小型生果如布冧、奇異果;或一個中型生果如橙、蘋果或柑;或半個大型生果如香蕉、西柚等

資料來源: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