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向八十後發話,說高鐵就是為了像他們這樣的「下一代」而設。
高速鐵路確實不是我們這一代的那杯茶。茶在車廂內,滴水不漏,穩若泰山。可是,誰稀罕它的不動如山啊。鐵路,任何子彈速度的類型,都是跟時間競賽的摩打。周遭乘客,標準的時間忙人,職場紅人,趕頭趕命,在車廂裏亮起電腦Wi-Fi,眉頭緊鎖,十指飛插,窗內倒映,每張臉孔都是那麼精英、中產,fusion品牌、日本料理、西九豪宅。跟這些一生往尖子大山拼命向上爬的菁英同一車速下,感覺是那麼格格不入。
你自自然然懷念起自己的「八十後」經歷,用火車證坐上任何一列橫貫歐洲的火車,因為是南行關係,從巴黎上車,同座中漂亮的女子陸續離去,換上來的是肥肥厚厚的南歐人,婦女圓碌碌簡直像喜劇演員。火車開開停停沒所謂的速度,那個時代手機是超現實發明,乘客哪會手提notebook,廂座中都是靜靜看書,閉目養神。車速那麼反高鐵,卻不見得有人焦慮。車外風景高低起伏,讓人無法想像,埋在黑幽幽隧道中飛快直衝的列車,怎麼能給人和諧的感覺。
高鐵硬銷的一小時生活圈,與我無關。而未來十年,往北京只需十小時的吸引力,會被自駕樂趣取代。香港這26公里高鐵的功能很快報廢,到時唯一用途是出租,讓90後和00後跑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