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我想當個二流畫家

陶傑:我想當個二流畫家

當大家發現「陶傑原來是個繪畫高手」,都很詫異。中國人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其實不論中國人與英國人,都愛深藏不露。在英國居住過十多年的陶傑說:「我在英國居住十多年,很欣賞英國人含蓄內斂的特性。」是次被武當(MoutonCadet)相中,挖出他在英國繪畫的多年畫作,做八瓶美酒包裝,並慈善拍賣,他說:「我做個二流畫家已經好高興!」

記者:何兆彬
攝影:陳陶鈞

才子用酒進入狀態

是次有幸被陶傑畫作包裝的美酒,為MoutonCadetPauillac1.5L,限量只有八盒,每盒$1,500,全數$12,000捐予愛護動物協會。想買?晚會當晚,八瓶美酒已全數被認購。「朋友們很畀面,已全部有人認頭,外間沒有得賣。」
人類歷史上,酒與藝術從來都關係密切,古有李白詩酒不離身,今天陶傑說:「詩、酒、畫,都是要有點進入『狀態』,才能迸發靈感的,中國人的才子,琴棋書畫,都要用到酒去調劑。我寫作時不飲酒,都是在飯局、周末時才飲。」
事情怎開始的呢?「武當要推出這2006年的酒,不知怎的,給他查出了我以前愛畫畫,就問我借了八幅來做這包裝紙,今晚在此拍賣。武當知道這事我也很詫異,因為不知他們從何得知,後來我給他們十多幅畫去選,都是從前我在英國寫生時畫的,有些是英式水彩、也有中國水墨──中西合璧、另有鋼筆素描,也有鋼筆畫、西洋油畫,共四種。他們共選了八幅來做包裝紙,主要是用西方不同風味,融入這隻酒內,成不成功就不曉得了!這八盒都是慈善拍賣,捐款給愛護動物協會,因為很多人遺棄動物!」

MoutonCadetPauillac1.5L

布拉格

當時是1988年,蘇聯仲未冧檔,當天已是黃昏,你看街上還停滿了蘇聯式的電車,我去到後街上都沒有人。這幅畫我回來後裱在鏡框內,久了以後,紙都泛黃了,反而有種以前冷戰的風味,殘舊感都出來了!

印象派白懸崖

「這一張在英國Dover海邊。畫的那一天我休假,就駕車到了這個WhiteCliff(白懸崖),有一首民歌叫《TheWhiteCliffsofDover》,這地方很有名,因為二戰時德軍在此轟炸,也有詩人曾在此吟詩。」

水墨畫土耳其

「這是土耳其的小鎮,很有點中國風味。因為那鄉間人生活悠閒,中間有個噴泉,有個士多,大家飲茶。所以那段時間我在歐洲居住,反而很喜歡用中國畫法,可能是有點思鄉吧!」

怕死,重投繪畫

問他何解多年來保密,他答:「我係一個不愛張揚的人,這是興趣。但隨着年齡增長,我會重投繪畫,希望能有少少進步,這些畫都是20-30歲時畫的,之後20年我畫得很少。如今我突然領悟了,這是不對的──在這俗世內,只顧賺錢搵食是不夠的。我看見很多朋友,50多歲就患癌死了!但畫家是很長命的!」說內斂,也是半真半假,這次公開畫作就是他自己通報傳媒的。他笑說:「我現在怕死了,所以把畫拿出來,打算重投當中,拿起畫筆再次繪畫。」那以後會否定下目標,例如辦個畫展?他說隨緣,「我在英國多年,英國人有一樣特質是很好的,就是含蓄內斂,不會把自己懂的東西都全抖出來。何況我不覺得這些畫好正!」重看二十年前舊作,他說當中充滿了回憶。「當年畫好多。後來有一次放假後,發現在宿舍的畫都被偷了,激死!我讀書時還開過畫展,當年有個圖書館員朋友,他還幫我申請,在圖書館內闢了角落作畫展,當時的同學、教授都買了不少,每張30-40鎊,錢不多,但我已很高興。近日我在facebook上問他們,不如賣番那些畫畀我啦,個個都唔肯。」
陶傑最近重投繪畫,「因為那時候我當畫畫是業餘興趣,沒想過要做畫家,做畫家是很可憐的。而且我心想自己做不到第一流的畫家,如果做到第二流畫家的頭頭,就很開心了!一個人寫作已花了很多時間,又寫作又畫畫,就是一生人做兩輩子的事,如今還做電台主持,那是三輩子了,因此當個二流畫家就很不錯!」他說當年很愛畫畫,但沒有想過當畫家,「一來生活可憐,二來作為一個中國人要在西方畫油畫嘛……」但中國現代畫家如岳敏君、張曉剛等不也畫油畫畫到蜚聲國際嗎?「那些只是噱頭。現在還有誰懂畫風景畫了?我死了以後,不知道這些畫會不會值幾個錢呢。」

土耳其普魯斯海峽

「這幅畫是土耳其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海峽,1988年,我爬上一個舊屋天台,感覺像在長江邊看南京,決定用水墨畫法。」

鋼筆速寫

「這幅受到程十髮影響,喜愛用空白襯托出繁複的線條。當時在西班牙一個小鎮,旅遊巴停下來時只有十分鐘。」

中西合璧

香港風景不多,陶傑說:「20年前個天藍好多,如今自己在家會畫靜物,有時也會去離島例如蒲台島畫吓寫生。如果我去日本旅行,我會寫生。距離從前20年了,很多看法不一樣,如今胸襟、看風景的眼光都不一樣了!」看陶傑其畫,就知道他有多年畫底,並非胡來,而且風格各異,時而嶺南水墨、時而印象派,證明他對繪畫史/繪畫流派有認識,「因為我在英國十多年,在歐洲城市看了很多真迹,就算在大英博物館,也有不少明清的傑作,最重要是在這樣的文化環境內薰染!」畫從何處學?「中學時期,我曾跟歐陽應霽的父親──歐陽乃霑學過畫,寫過生,所以畫風也有受他影響。當年我在告士打道的『嶺海藝專』學素描、水彩、粉彩、油畫,至於國畫,是我看書後自學的,所以帶點西洋風格。」談畫西畫,他說自己像很多人一樣,很受印象派影響,「至於國畫,我喜愛嶺南派,或南京畫派的錢松嵒、李可染。」
當今香港,他推崇歐陽乃霑,也喜愛顧媚、何百里等幾位畫家,「香港仲有些寶,不過香港人不知道而已。」

■「布達佩斯的建築很華麗,很適合用鋼筆來表達!」

鋼筆淡彩

「這一張在維也納金色歌劇院,也是去旅行時拿着畫具去畫.純粹用英式的鋼筆淡彩,這是受到錢納利(GeorgeChinnery)的影響,他是個到澳門寫生的英國人。橡樹上留有大量筆觸,這大概畫了一個小時吧!」

陶傑欣賞畫家
顧媚

顧嘉煇的親姐姐。1929年生於中國廣州,是香港1950年代-1960年代著名歌手、演員,有「小雲雀」之稱。1970年代起專注於畫壇。

歐陽乃霑

歐陽應霽父親,香港著名畫家。1931年生於廣東新會,七歲定居香港,早年習西畫,常以油畫、水彩畫、版畫等發表及展出。近年集中於水彩畫和水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