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連講了兩個BAFS內有關如何教授個人理財部份的講座。BAFS是新高中內的「商業、會計及財務概論」學科,聞說有不少學生修讀此科的原因,是想幫助自己或家人炒股賺錢。
BAFS內確實有關於投資及個人理財部份,內容其實相當初步。以為修讀BAFS可賺錢是一廂情願。課程內有投資者保障、香港金融架構、消費信貸、風險管理、理財計劃、基礎財務計算等必修課題,但會否賺錢卻是另一回事。有上一代的老師擔心,此科會帶起炒股風氣。我認為對現代投資市場及理財計劃一竅不通,更會令畢業後的學生面對更大難處,因為現代人生,一定會與投資產品、銀行及財務目標打交道。
投資非百分百賺錢
讀了BAFS絕對不會百分百賺錢,此乃邏輯問題。若讀了某些科目一定賺錢,教那些科目的人,及開辦此科目的機構也應如是,以後投資前會問對手是否已讀了BAFS,因為不讀的人一定輸錢。投資市場上當然沒有百分百賺錢的道理,否則沒有人會與一定賺的對手作交易,因為自己一定是輸家。
環顧投資市場上的對手,有招攬頂級人才的投資銀行,他們有先進的電腦程式,也不一定每次賺錢。有老師慨嘆學生參與了模擬投資比賽後賺大錢,便說以後不用讀書,因為投資回報可養過世。老師大可講解當中的風險及現實,比模擬的環境更多變化。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