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業務自推出以來成效未如理想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本港一直爭取擴大參與的核准企業名單及試點城市,中央近日終於踏出放寬的第一步。消息透露,人行已放寬試點城市之一的深圳市處理有關業務時,簡化深圳企業進行輸入交易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安排。
記者:劉美儀
本港一直向內地爭取,允許5個試點城市輸入的跨境貿易,能豁免受核准名單限制。
據悉,人行於去年底向深圳市內的本地商業銀行、外資法人銀行以及分行下達有關通告,准許深圳企業進行輸入交易時,只須在合資格銀行登記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毋須列入核准的企業名單內,便可以經銀行登記賬戶,以人民幣跨境滙出支付交易,或者透過當地銀行開立人民幣信用狀,可以獲取貿易融資。
換言之,深圳從港澳及東盟地區涉及的入口跨境交易,將不再受核准企業名單所限,但輸出交易則因涉及退稅安排,仍須受核准名單規範。
港銀行盼擴至其他城市
據悉,銀行公會旗下人民幣工作小組亦已知悉人行下達深圳的通知,並於上周透過簡報形式,知會各成員行。
業界對人行在深圳先行先試,擴大人民幣輸入交易結算的參與企業範圍,均表歡迎,相信此舉標誌着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踏出放寬的重要起步;銀行界亦期望,有關旳安排可逐步擴展至廣東省內其他3個試點以至上海,不過,現階段暫難估計新安排對跨境結算量及金額的效益。
銀公旗下人民幣工作小組主席譚何錦文接受查詢時表示,銀公一直與中港監管當局保持緊密接觸,冀爭取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安排進一步放寬,惟須視乎當局最終決策,公會對任何可以擴大跨境貿易結算的政策,均會支持。本地清算行中銀香港(2388),其發言人亦回應說,任何放寬措施取決於當局考慮,該行相信本港人民幣業務會逐步獲得擴展。
若放寬出口商受惠更大
不過,亦有銀行指出,中港貿易以內地輸出,遠勝由港輸入交易,反而對內地企業輸入的主要貿易對手、東盟及亞洲區內經濟體更享優勢。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該局一直與內地各部委商討,擴大核准企業的名單及試點城市,最終安排由內地決定。
國務院於去年4月公佈5個內地試點城市,包括上海、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可與港澳及東盟地區進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據8月中官方網址公佈,五市核准企業名單合計共365間。
特首曾蔭權去年底赴京述職,引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央會繼續推進在港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慢熱原因
滙價強礙結算意欲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業務自推出以來,交易量及業務金額偏低,連中央亦感效果欠佳,究其原因,綜合各方意見認為,一方面是業務推出初期,各方仍需時熟習技術操作,其次因人民幣滙率穩中呈強,特別對輸入中國出口貨品的境外進口商支付時,選擇人民幣的誘因自然減低。不過,客觀因素以外,市場指業務進展緩慢,與內地各部委協調不足及推廣工作略嫌低調也有關係。
各部委協調不足
因人民幣跨境結算政策涉及內地不同部委,各部委對有關業務的協調推廣,步伐未必一致可以想像,人民幣貿易結算雖於去年7月正式開通,但初期因涉及退稅的執行細則,以及核准企業名單尚未釐清,實際上到8月底至9月初,業務才算「上馬」啟動,核准企業名單到8月中起,才悄悄登上官方網址,參與結算的港方貿易夥伴及相關銀行才知道,境內企業是否列入核准資格的交易對手。
市場人士指出,像是次擴大深圳參與的企業範圍,亦只是透過人行悄悄下達內部通知,予深圳市內各有關金融機構,本港方面才轉折知悉最新安排。
人行副行長蘇寧早前來港,便表達中央希望加快跨境貿易結算發展,冀各部委亦加大協調工作,令有關業務成效可更顯著。截至11月底,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累計金額僅4.9億元人民幣(包括清算行及代理行渠道),期內本港人民幣存款按月增加5.5%至604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