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署打造啟德發展區內的公屋項目,成為全港最綠及最環保屋邨。座落於啟德的15幢公屋會以「綠茵家居」為主題,逾9公頃屋邨範圍內會有逾三成面積,包括大廈天台、牆身及空地,是種滿花草樹木的綠化地區。邨內又設有一條媲美尖沙嘴栢麗大道的綠化購物大道,邨民可在樹蔭下邊散步邊購物。
記者:馮永堅
為配合啟德整體規劃,房署特別為在2013年分階段落成的兩個公屋項目度身訂做,加入大量着重綠化及環保項目。房署副署長馮宜萱表示,啟德公屋計劃佔地逾9公頃,當中逾2.7公頃是綠化地區。除中央公園外,還會在大廈天台及行人通道上蓋等地方種植物,締造一個綠茵家居。這也是全港歷來最大規模綠化的屋邨項目。
「翼牆」引入自然風
綠化環境令空氣更清新,若引入更多凉風及太陽光,屋邨住客就會恍如置身大自然一樣。馮宜萱說,設計整體規劃佈局時特別加入微氣候研究,採取最有利的自然通風和採光的大廈佈局。房署特別在邨內設立多道「翼牆」,以便引入更多自然風入邨。此外,房署又研究過公屋地盤的日照時間,令樓宇不會阻擋太陽光,「好似喺唔曬嘅地方就會整兒童遊樂場,等啲小朋友唔會曬親。」
好的居住環境總要有一個好商場,方便居民購物。為配合環保,房署放棄採用樓高數層的商場,仿效尖沙嘴栢麗大道街舖形式,在兩個屋邨之間一段長450米的「L3」路,打造成一條有逾百間商舖的購物大道。馮宜萱說,街舖商場遠較整幢商場環保,可以節省大量冷氣及燈光等用電。購物大道兩旁也會大量栽種綠色植物,及一道結合垂直綠化的弧形外牆,宣揚綠色訊息。
採用新穎環保物料
非住宅部份採用了新穎的環保物料。房署會在其中一個邨內的停車場及一些低層建築物採用「i-Crete」技術,馮宜萱指這是一項石屎監控系統,可以用較少水泥便可調出與普通混凝土一樣堅硬的「優質混凝土」,從而減少生產混凝土時的二氧化碳。不過,有關監控技術屬仍要經反覆測試,效果良好才應用於建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