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繁華大城市開始推廣「慢食文化」。其實這在歐洲已流行多年,是頓悟也好惜身也罷,總之「慢」提供了鬆弛的樂趣。
「慢食」,吃頓飯花上四五小時,細嚼、慢嚐、欣賞、品味……還留意食物的賣相與鋪排,色香味加藝術──當你專心致志不為外物外情侵擾,菜特別可口,人也特別有胃口。平日趕趕趕,拚命工作賺錢,速食十分鐘已解決。別揶揄「垃圾食物」,多少人天天如此果腹,不敢減速延誤,還談什麼品味?有得吃,已滿足。
悠閒小休、閉目養神、品酒嚐鮮、漫步上班、放緩衝刺、爭取個人寧靜空間……一切,得付出代價,或以勞碌奔波來換取。等於儲錢儲積分,儲飛行里數,到一定數目自然可以享用。所以慢食者多半不大年輕。
「慢食文化」除有形物質條件外,還需下列各項支持(排名未分先後):──
(一)充裕的時間。(二)好心情。(三)伴侶。(四)健康。
病懨懨心情差,根本無食慾,一頓飯吃上半天也是折磨,歸心似箭舟車勞頓有事待辦,無資格慢食。最最最重要的是人:知己親友情人愛伴,你最想同他一齊浪擲四五小時甚至一生,再慢也值得,扔掉手錶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