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枚北斗導航衞星升空國產GPS里程碑 後年覆蓋亞太區

第三枚北斗導航衞星升空
國產GPS里程碑 後年覆蓋亞太區

中國第三枚北斗導航衞星於昨日凌晨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升空,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專家指,這標誌着中國為打造國產GPS(全球定位系統)邁出重要一步,預計到2012年,中國就能完成覆蓋亞太地區的北斗衞星導航系統。

載着北斗衞星的「長征三號丙」火箭於昨日凌晨零時12分,由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一顆靜止軌道衞星。今次亦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22次航天飛行。中國為建設北斗衞星導航系統(英文簡稱COMPASS),將相繼發射五顆靜止軌道衞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衞星。中國至今已成功發射三顆靜止軌道衞星上天。預計兩年內將有十多顆非靜止軌道衞星陸續升空。

繼美俄擁自主衞星導航

按照建設規劃,到2012年左右,中國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將首先提供覆蓋亞太地區的導航、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到2020年左右,系統將覆蓋全球,提供美國GPS以外的衞星導航系統。
北斗衞星導航試驗系統於2000年建成運行,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全球第三個擁有自主衞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成功應用於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及軍事等多個領域。
此外,西昌衞星發射中心負責人透露,繼2007年10月24日該中心成功發射「嫦娥一號」衞星後,已投入「嫦娥二號」衞星發射的準備工作,有信心今年底完成發射務。他稱,中心在過去兩年多來,已先後完成發射場冷氣系統、常規加注系統、氮氧站等一系列設備改造項目,測控通訊系統更新大量設備,以配合嫦娥二號衞星的發射工作。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