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外的反高鐵抗爭有理有節有心。參與的不同階層、不同世代市民信心堅定,鬥志昂揚,理直氣壯。但他們沒有被激情激憤掩蓋理性,沒有被各種挑釁做法弄的章法大亂;只是以血肉之軀發出強烈的呼喊,只是以最柔軟的身段面對強權,只是以齊心挽手宣示不屈不撓的精神。反高鐵市民這樣的執着讓抗爭行動只有衝擊沒有衝突,讓抗爭的訴求清楚烙印在社會內,不容政府或任何人忽視。
議會內的馬拉松提問、辯論有板有眼有用。超過二十多小時的仔細審議、提問,泛民主派議員無疑未能阻撓通過撥款,卻成功令公眾特別是不受高鐵工程直接影響的市民明白工程種種不完善、不周詳的地方,卻成功凸顯一眾保皇派議員不求甚解,只求通過的嘴臉及不負責任行為。
顯而易見,反高鐵大聯盟及泛民主派議員並沒有輸,他們的不懈努力及堅持已把自以為大權在握的特權政府及建制派殺個措手不及,已把香港社會上各個深層次矛盾充份暴露出來!
第一個深層次及結構性矛盾自然是畸形的政治制度。支持建高鐵的市民固然不少,反對工程或對工程有保留、有疑問的市民同樣有相當數量,特別是當反高鐵大聯盟及不同關注團體對工程提出了大量合理的質疑及提問後,越來越多市民開始重新考慮工程的必要性,開始思索有沒有其他取代方案。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個真正民主的政府及議會至少會推遲申請撥款,至少會暫時延後工程,待清除了大部份疑慮及反對後才讓計劃再上路。但在香港的畸形政治體制下,在功能組別這種小圈子特殊利益團體當道下,市民的質疑、抗爭之聲沒有絲毫效果。手執三十一票以上的特區政府及建制派不但絕不考慮稍稍推遲撥款申請凝聚共識,甚至連聽聽反對之聲的耐性也沒有,只是不斷向財委會及財委會主席劉慧卿施壓,務求快刀斬亂麻式盡快通過撥款。過去幾星期抗爭不斷升溫,正是建制派不斷催促通過撥款的結果。
要扭轉這種不顧民意倉卒上馬的不合理做法,要避免民間抗爭升級,香港的政制必須盡快民主化,只懂維護既得利益及特殊利益的功能組別必須盡快取消。
另一個深層次矛盾是發展的不均衡及由此加劇的貧富懸殊問題。特區政府官員一再強調發展高鐵惠及全民並可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這個美麗的圖像究竟是真實或只是個誤會還要留待日後觀察,但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政府對類似興建的收益預測都過於樂觀,高鐵的收益極有可能同樣被高估。撇開收益或效益問題,高鐵工程及營運帶來的各項成本包括環境成本、社會成本卻全要由無權無勢無錢的低收入社群及居民承擔。居住在葵青、大角嘴、西九的居民不僅在工程期間備受噪音、沙塵的煎熬;那些偌大的鐵路通風口及相關設施,通車後的噪音將會長時間對他們進行疲勞轟炸,教他們難有安寧。
至於被滅村的菜園村居民,更會成為無家無根的人,難以找到安居之所。像這種把發展成本強加在部份人特別是低下層市民頭上的發展模式,這種變相加劇貧富懸殊的發展模式怎能不打破、怎能不改變呢?
發動反高鐵抗爭的市民,勝利是屬於你們的!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