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事今年將第一次參加半馬,向我這「老馬」請教,一講到跑,立即扮專家上身,又講均速的重要、又說要吃得飽一點,還懶醒提醒他留力過西隧,因為過海之後有很多斜路,搏得太早就會像我當年抽筋收場云云,講完一大輪之後,才發現這位同事每周都比我練得更多,立即收口。
運動樂趣人人可享
不是人人可以贏到運動場上的獎牌,但運動的樂趣卻人人有份,跑步的對手不是別人,而只是昨天的自己。
至於其他對抗性的運動賽事,勝負其實可以很次要,昨天早上到大埔參加了運動同樂日的活動,當中有精英運動員的分享和示範,但最令人動容的,反而是街坊們落力參加比賽的投入。
最好看的項目,是久違了的拔河,毫無疑問拔河是純粹鬥力,大隻的就會贏,但昨日的賽事中,仍然有不少未上陣都知輸硬的健兒,他們當中有幼稚園的「姐姐」、學校的校長老師、醫院的醫生護士,以及很多隊年紀不小的屋邨代表,明知無得贏都落場拉埋一份,是因為一份友誼、是因為自己人,就算被拉倒跌得一仆一碌,還是嘻哈絕倒的互相扶持起身,這種勝負以外的投入感,比起不少精英賽事更容易叫人有共鳴。
有些時候,看得高水平的賽事太多,會令我們忘記了運動原本就是人人有份的權利,就如踢波,細個踢波時,總有些不太好波的被封為「垃圾」,不知這個不雅的外號從來害到了幾多人,不敢再踢一腳波。
下個月,在沙田會有一項別開生面的足球計劃,名叫「肥仔大作戰」,一班重量級的中學生,將會接受3個月的足球練習和體能訓練,讓他們重拾踢波的樂趣和自信。做運動,最重要是開不開心,而不是肥瘦好壞之分。
文:馬啟仁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